西安历史多少年
元皇庆元年(1312年),改安西路为奉元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府城简称西安,是历史上西京和长安的合称。西安的得名有其远近两方面的原因。远因:从西周始有东都成周洛邑,西都宗周丰镐之分。特别是汉、唐的长安城又称西京。东汉、三国魏、晋、五代唐均以西京为陪都。
西安古称长安,此外还有西都、西京、大兴城、京兆城、奉元城等名。 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具有副省级市的地位,是关中平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 这里不仅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还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区。 西安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198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历史名城”。
在多数朝代,西安被视为郡、府级建制,属于京兆府(郡)辖区。 元代将京兆改称为安西路(后改为奉元路),明代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废除奉元路,设立西安府,从而使西安得名。 西周时期,西安称为镐京;西汉时期,则以长安为都。
西安在古代有众多名号。西周时名为镐京,周文王曾在此定都,它是当时重要的政治中心,见证了西周王朝的辉煌。秦代称咸阳,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咸阳成为大一统帝国的都城,规模宏大,经济繁荣。到了汉代,称作长安。
西安,古代称长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著名的古都。 它也曾被称作西都、西京、大兴城、京兆府、奉元府等。 长安城曾是13个王朝的都城,历时1100余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城市。 因此,在古代诗词中,长安常被用来指代当时的首都,它已经成为了历史的象征。
明洪武二年 (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来。西安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10世纪左右,先后有13个朝代或政权在西安建都及建立政权,历时1100余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