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损增失智风险 助听器不是「听不见才要戴」

听力健康不仅影响生活品质,失智症风险也会随著听力损失的严重程度成正比,耳鼻喉科医师指出,使用听觉辅具,可以降低19%认知估能下降风险,且助听器要在造成生活困扰时就配戴,如他人戴口罩时容易听不清楚、数字容易听硕等,「不是听不见才要戴」。

听损增失智风险 助听器不是「听不见才要戴」

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65岁以上每3人就有1人有听力损失,高龄族群听力损失,会影响与亲人相处,也会增加社交与职场工作的困难度,同时也带来不小的健康风险,研究也显示,听力损失是失智症的重要可变因子之一,重度听损者失智风险较常人提升五倍之多,早期检测与介入有助于降低失智症风险,提升长者生活品质与自主性。

台湾听力语言学会理事长蔡孟儒指出,年轻人听力问题,有可能因为常常戴蓝牙耳机开得很大声,造成听力损失,期刊也指出,65岁以上长辈,如果常常问说,电视可不可以转大声一点,或需要他人再说一次,就需要听力检查,有需要使用助听器要恰听力师协助选配。

台湾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台北分院耳鼻喉科主任陈冠华说,目前已知听力损失会造成更高的失智风险,不论个年龄层都一样,如果及早使用助听器,能够扭转神经功能退化问题,如果本身合并神经退化疾病者,效果更是显著,可减少48%的失智症退化风险。

陈冠华表示,原则上只要造成生活中的困扰,就应该使用助听器,例如已经开始听不清楚他人说话,「不是完全听不到」,因为这其实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当已经开始发现听不清楚、容易误会人家的意思,例如对方戴著口罩时明显听不清楚、数字容易听错时,就建议应该要及早就医治疗,甚至考虑使用助听器。

陈冠华说,不少长者都符合助听器补助资格,价位取决于内部晶片的处理细致度,从几万块至数十万元不等,也有些比较便宜的品项,如辅听功能的耳机,如果有经济上考量的话,也是种不错的选择,「但无论如何,都要经过专业的医师或听力师诊治才能使用」。

比较容易却步的原因,其实是外表的焦虑,陈冠华说,很多人会觉得,戴上助听器就代表自己变老、功能退化了、变得没有用了,但实际试用后,多半会觉得没有想像中麻烦,而且对自己日常生活上有很大的帮忙。

台湾失智症协会副秘书长陈巧宜呼吁,失智症与听力有关,预防失智除维持频繁社交互动、多动脑、多运动之外,听力障碍与视力丧失等因素也不可忽视,在与患有失智症的家人沟通时,也须注意说话内容尽量简短清楚,善用肢体语言,如果听力受损时也需要配戴易操作、音质好以及耐用的辅具。失智症风险和听力损失的严重程度成正比。示意图,记者赖昀岫/摄影

avatar

知识全能王 管理员

发布了:10768篇内容
查阅文章

发布评论

验证码

QQ交谈

在线咨询:QQ交谈

工作时间:每天9:00 - 18:00
若无特殊,节假日休息

我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