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叛逆期…面对熟龄离婚 专家提醒:得评估2大问题

结婚或许需要一点冲动,离婚却必须深思熟虑。现代人面对婚姻的结束,不一定是有惊天动地的第三者介入,可能就只是个性不合,或步入中年时迎来的叛逆期;专家提醒,要离婚前最好先问问自己,「做好经济和心理独立的准备了吗?」、「有情感和物质的支持系统吗?」,如果没有,也有不少人选择转个弯,走上「卒婚」的情感关系,大幅拉开与另一半的距离、各过各的生活。

中年叛逆期…面对熟龄离婚 专家提醒:得评估2大问题

「卒婚」一词源于日本,是指夫妻维持法律上的婚姻关系,却各自过著独立生活,就像是从婚姻中「卒业」(毕业)。台湾国立台北护理健康大学生死与健康心理咨商系特聘教授李玉婵说,这是一些婚姻不幸福的夫妻,为了「给孩子完整的家」而做出的决定,在孩子成年后,就会开始思考,给自己更大的自由跟空间。

李玉婵指出,现在的中生代多半开始意识到,小孩以后不可能养父母亲,以扶老来讲也是如此,所以老年人已经不太有维持一段婚姻的期待,也倾向在65至75岁、还有生产力的阶段,能给自己另一个选择的机会,不管投入职场实现梦想,或追求另外的生活型态,甚至是第二春,「得要是自由单身才能去做这些事」。

现代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也不乏有自主收入的高知识份子,很多人认为这就是离婚的底气,没想到却可能是泡影。咨商心理师靳秀丽说,离婚咨商是陪著个案一起厘清的过程,包含是否能接受离婚后的社会观感,甚至可能背负的恶名、有没有稳定的财务来支撑?情感支持系统是否健全?包含娘家是否能提供援助,有没有知心朋友能倾听心声等。

靳秀丽举例,曾有名50多岁的女士,退休在家反而不断被先生嫌弃,对方甚至在外和其他女性打情骂俏,让一生对家庭奉献所有、顺服先生的她委屈到想离婚,没想到因为过去的收入都用于家庭开支,导致她没有存款概念,就未必能承受得起离婚后的风险。

靳秀丽说,很多女性到了五、六十岁开始「搞叛逆」,迎来青春期后另一个个体化的过程,某人的女儿、妻子、母亲等角色开始淡化、重新作回自己,这或许是60岁以上族群离婚人数增加的另一个原因。

针对这类「作回自己」而决定离婚的案例,台湾医疗卫生研究协会理事长、得声法律事务所主持律师李兆环指出,曾有对夫妻经过反复调解,太太仍未回心转意,原先总是出口成「脏」的先生,开始透过送礼等方式挽回,但这位太太告诉她,「如果再早个十年,我会感动到落泪」,但自己为人妻、人母、媳妇的任务都已告一段落,只想作回自己,最后双方在法院和解离婚。

李兆环说,很多时候的离婚,其实不是家暴,更没有第三者介入,而是「生活失去激情」和个性不合等,有当事人认为感受不到对家庭的期待,觉得自己在家的功能「只剩下当提款机」,或觉得工作负荷重、伴侣却无法感受自己的付出,觉得就像是被掏空,因而萌生离婚的念头。

avatar

知识博士 管理员

发布了:11608篇内容
查阅文章

发布评论

验证码

QQ交谈

在线咨询:QQ交谈

工作时间:每天9:00 - 18:00
若无特殊,节假日休息

我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