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壮男靠「这指标」揪早期肾病 远离洗肾危机

一名30多岁男性,有高血压病史并服用心脏科药物,因健康检查疑似肾功能异常求诊。医师评估,个案有健身习惯且摄取高蛋白,导致血清肌酸酐(Creatinine)和肾丝球过滤率(GFR)起伏不定,第一次验GFR数值为61.9,隔24小时又回升到77,很难评估肾功能的真实状况,传统检测方法也有局限性。

30岁壮男靠「这指标」揪早期肾病 远离洗肾危机

台湾新北市耕莘医院肾脏科主治医师侯羿州指出,后来增加检测体内亲蛋白尿毒素「硫酸吲哚酚」(indoxyl sulfate, IS)浓度,发现数值远超过正常值的5倍之多,决定进一步切片检查,才确诊为慢性肾脏病,透过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状况渐趋于稳定。

侯羿州表示,慢性肾脏病(CKD)初期症状不明显,到了中期甚至末期,身体的不舒服症状才会逐渐出现。根据国健署「2023年成人预防保健服务」资料显示,40岁以上且有三高的受检者,高达3成有肾功能异常。传统检测无法精准反映肾功能,建议搭配新型指标「硫酸吲哚酚」,有助于揪出潜在患者。

侯羿州说,多数民众因健检数字「见红」来挂号,担心慢性肾脏病的尿毒危机,最后要进入洗肾治疗。检测肾功能异常的血清肌酸酐、肾丝球过滤率指标会受到年龄、性别、肌肉量等因素影响,遇到体格健壮、孕妇或有服药等状况的族群,数值就容易失真。

另外,尿素氮(BUN)同样会受到蛋白质摄取量的多寡影响;若是激烈运动、发烧、泌尿道感染、月经周期等,也会造成蛋白尿的假阳性。侯羿州指出,如果搭配亲蛋白尿毒素「硫酸吲哚酚」指标辅助评估,当体内浓度数值越高,就代表肾脏损伤程度越严重,有助于早期诊断,较不易受其他因素干扰。

透过检测亲蛋白尿毒素,能及早发现肾脏问题,还可追踪治疗效果。侯羿州强调,患者在饮食和药物配合下,「硫酸吲哚酚」浓度未下降甚至上升,可借此判断服药顺从性或生活习惯,重新评估治疗计划。过去检测亲蛋白尿毒素只能仰赖精密的质谱仪帮忙,现在有更快速的非侵入性方式,提高检查的可近性。

侯羿州呼吁,无论是否为高风险族群,都应该重视肾脏健康。国健署扩大成人免费健检服务,今年起新增30至39岁成人每5年1次健检,并增加「肾病识能卫教指导」,预估320万人受惠。

avatar

知识博士 管理员

发布了:11608篇内容
查阅文章

发布评论

验证码

QQ交谈

在线咨询:QQ交谈

工作时间:每天9:00 - 18:00
若无特殊,节假日休息

我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