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可能引发视网膜病变 潜藏失明危机

高度近视潜藏失明危机,眼科医师示警,高度近视可能引发视网膜病变,其中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更可能导致视力严重受损,甚至失明,建议及早透过药物或手术治疗,避免陷入不可逆的视力恶化危机。

高度近视可能引发视网膜病变 潜藏失明危机

近视超过800度 须留意

台湾眼科医师朱智盟表示,高度近视的定义通常是近视度数超过800度,或眼轴长度超过26.5mm,由于眼球过度拉长会使视网膜变薄,特别是在周边部位,更容易出现玻璃体与视网膜交界处的牵拉作用,导致视网膜裂孔甚至剥离。不仅如此,高度近视也会增加早发性白内障、青光眼及黄斑部病变的风险,严重影响视力与生活品质。

根据朱智盟的临床观察,许多患者在20到40岁近视仍持续加深,而随著近视度数增加,眼部病变的机率也随之提高。高度近视患者因眼球结构改变,容易产生视网膜病变,特别是黄斑部病变当眼球过度膨胀,视网膜受压力影响可能导致脉络膜新生血管生成,这些异常血管脆弱且易破裂出血,对视力构成极大威胁。

黄斑部病变 突然看不清

朱智盟分享治疗案例,一位年约46岁、近视高达1400度的男性患者并未察觉自己患有黄斑部病变,某日突然感觉视力模糊不清,即使矫正近视可到0.7,但仍感到视力明显下降,经检查发现为脉络膜微血管层血管增生,破裂导致黄斑部下出血。

在治疗上,朱智盟为其进行四次罗氏萌玻璃体内药物注射,主要施打血管内皮生成抑制剂(anti-VEGF),抑制黄斑部产生新生血管,进而降低黄斑部的中心厚度,同时施打一次第三代「微脉冲黄斑部雷射」,能量只有传统雷射的十分之一,对黄斑部的伤害降到最低,避免损害组织或结痂。

定期检查 降并发症风险

此外,治疗时更搭配AI智能导航系统,精准定位,避免施打微脉冲时可能产生的方向迷失感,同步搭配治疗可避免黄斑部水肿。该名患者经过治疗后,其视力已逐渐恢复,矫正后视力可达0.9。

朱智盟强调,患者需保持耐心,依照所需的治疗完成完整疗程,确保黄斑部病变得以完全控制,透过新医疗技术可确保黄斑部病变的治疗更安全、有效。

至于高度近视患者每年应定期检查,如透过超广角视网膜摄影,提早发现潜在病变,朱智盟呼吁,民众须重视视力保健,定期追踪视力状况,避免成为高度近视、降低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护眼可以多按摩眼睛周围的穴位。(图/123RF)

护眼要诀

1.穴位按摩

多按摩眼睛周围的睛明、承泣、瞳子髎、攒竹、丝竹空穴,但不可以压在眼球上。

2.明目茶饮

中医首推枸杞、菊花、决明子、黄耆等「明目四君子」药材,冲泡热水或煮开饮用。

3.充足睡眠

半夜1至3时正是肝调养生息的时机,11时前就寝,可充分让肝休息。

资料来源:元气网

(本文由「NOW健康」提供,https://healthmedia.com.tw/main_detail.php?id=66153)

avatar

知识菜鸟 管理员

发布了:10719篇内容
查阅文章

发布评论

验证码

QQ交谈

在线咨询:QQ交谈

工作时间:每天9:00 - 18:00
若无特殊,节假日休息

我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