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过量当心压力肥 医:运动纾压「这程度」才有效
不少人压力大就想大啖美食,长期处于高度压力下,身体为了应对会增加对食物的渴望,最终形成「压力肥」。医师指出,运动是很好的非药物舒压方式,但一定要全身流汗才有效,比较不爱动的族群,可选择烤箱或蒸气,「做完这些会很好睡」,因为有压力就浅眠、失眠,甚至要仰赖安眠药,这类药物会降低代谢,也是易胖因素之一。
世界肥胖联盟估计,2035年全球肥胖人口数将达19亿人,相当每4人就有1人肥胖,治疗与肥胖相关的疾病费用超过4兆美元,肥胖已成全球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台湾卫福部国民健康署2018至2022年国民营养健康调查则显示,50.8%的18岁以上成年人达过重及肥胖标准,维持健康体位显然已成为全球健康考验。
开业家医科医师杨名权表示,感情、工作、经济等生活压力来袭时,许多人第一时间会透过「吃」来舒压,例如吃炸鸡、喝含糖饮料或吃蛋糕等精致食物,借此让自己觉得舒服,但长期处于高度压力之下,身体为了应对压力,进而增加对食物的渴望,最终形成「压力肥」。
「大部分是因为我们脑袋的关系」,杨名权指出,脑内有抑制和促进食欲的两种系统,压力大的时候,抑制食欲的系统减弱,同时让刺激食欲的系统增加,就会控制不住想吃的状态,通常这种时候压力也无法解除;代谢变慢、基因等也都是可能的影响因子。
杨名权指出,肥胖超过5年心脏衰竭的机率是一般人的2.3倍,超过10年更会高达5.3倍,另外肥胖者并发糖尿病、心肌梗塞、中风、关节炎等的机率也会较高,而且越胖越不好,如果BMI 高达30-35平均预期寿命会减少约3年,若BMII为40至50平均预期寿命更会减少约8至10年。
除了成人,小朋友也要担心肥胖问题,杨名权表示,小朋友会碰到的压力源,包括课业或家庭等,很多人除了吃三餐,还会摄取零食、甜点、手摇饮等,导致体重逐渐攀升。
针对想要甩掉压力肥,却又不想吃药的族群,杨名权指出,可以透过全身流汗的运动,或选择烤箱、蒸气室等,做完这些会比较好睡,因为睡眠也是一大影响因子,睡得好、抗压能力就会增强;相反地,睡不好或失眠等,需要仰赖安眠药物介入,而安眠药又会降低代谢,也是容易胖的原因之一。
开业家医科医师杨名锦也分享,一位40岁的空服员,在产后面临体重增加与重返职场的双重压力,经量身订制合并疗法进行治疗,不只显著降低夜间进食的欲望,也加速了减重进程,5个月内就让体重从80公斤降至60公斤,重拾自信与健康,顺利回到工作岗位。
杨名锦提醒,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评估自身需求与如实告知健康状况,切勿指定用药方能达到最好疗效,对于害怕针剂、不方便注射、重视隐私,或希望选择非侵入性治疗的患者,复方口服药物是一项理想选择。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