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慢性肾脏病要不要洗肾 医师:看2指标

许多人误以为,只有泡泡尿、血尿、小腿水肿等症状出现时才需要就医检查。医师提醒,慢性肾脏病在第一、二期很少会有症状,当询问医师「是否需要洗肾」,可先检视肾丝球过滤率(eGFR)和尿中白蛋白/肌酸酐比值(UACR)这两项指标。

罹患慢性肾脏病要不要洗肾 医师:看2指标

55岁张先生平时工作忙碌,去年他开始莫名感到疲倦,腿部出现水肿,原以为只是工作太累,经检查发现肾丝球过滤率(eGFR)仅剩40ml/min/1.73m²,确诊为慢性肾脏病第三期。五年前的健康检查就曾发现,尿液中有微量蛋白,因当时没有任何不适,未进一步检查或治疗,如今得努力维持肾功能,才能延缓进入洗肾。

台北慈济医院肾脏内科主任洪思群说,许多人以为只有在出现泡泡尿、血尿、小腿水肿等症状时,才需要就医检查;事实上,慢性肾脏病在第一、二期鲜少会有症状,若已经出现血尿,则可能跟粪便潜血一样,排尿时无法透过肉眼看见,这也是为什么六成慢性肾脏病患者,确诊时都已是晚期。

洪思群说,慢性肾脏病的成因可能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或高盐、高脂肪等饮食习惯,导致肾脏功能受损超过三个月,病人被诊断为慢性肾脏病时,最常问的问题就是自己是否需要洗肾。

他说,探讨这个问题前,应先检视检查报告中的肾丝球过滤率(eGFR)和尿中白蛋白/肌酸酐比值(UACR),以及早发现异常、接受治疗。

肾丝球过滤率(eGFR)是了解肾脏的过滤功能是否正常的指标,可以透过抽血取得数值,一般人的肾丝球过滤率通常在90至130ml/min/1.73m²之间,40岁后每年肾功能又会以1ml/min的速度下降,加上亚洲人本身就比较容易罹患慢性肾脏病,合并白蛋白尿的比例较高,需要特别留意。

尿中白蛋白/肌酸酐比值(UACR)则是用尿液检查来评估肾脏是否有损伤,正常情况下,白蛋白虽然属于小蛋白分子,但从肾脏过滤到尿液的量非常低。如果尿液中出现白蛋白,可能表示肾脏过滤功能受损,正常的UACR值应该低于30mg/g,如超标可能表示存在肾脏损伤,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avatar

知识博士 管理员

发布了:11608篇内容
查阅文章

发布评论

验证码

QQ交谈

在线咨询:QQ交谈

工作时间:每天9:00 - 18:00
若无特殊,节假日休息

我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