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旅居欧洲3年「没被偷过」 分享观光客五大防偷攻略
随著全球旅游复苏,愈来愈多旅客前往欧洲旅游,然而当地治安问题也成为关注焦点。近日,一名华人网友在小红书分享「在欧洲生活三年没有被偷的经验」,并透过影片详细解析当地小偷的五大常见偷窃手法,提醒游客如何保护自身财物。该影片迅速引发热议,不少网友纷纷留言表示曾有类似遭遇,对这份「防偷指南」表示认同。
五大常见偷窃手法大公开
该网友指出,欧洲各大观光景点、地铁与交通工具上,都潜藏著各式各样的小偷,他们通常结伴行动,手法层出不穷,若未提高警觉,极易成为目标。他归纳了五大常见的偷窃方式:
1. 背包失守:帆布包、双肩包成小偷目标
网友表示,最容易成为窃贼下手的便是没有拉链的帆布包,小偷会趁受害者不注意时,悄悄伸手进包内翻找财物。他回忆自己在巴塞隆纳旅游时,就曾遇到一名小女孩从他的帆布包内偷走数据线与充电宝,所幸及时发现,才未造成更大损失。他建议游客尽量选择带拉链的包款,并将包包背在前方,以降低失窃风险。
2. 伪装募捐:签名骗局转移注意力
在巴黎罗浮宫附近,网友遭遇了一种常见的诈骗手法——「签名骗局」。小偷通常会手持笔与签名册,佯装请求签署人权宣言或慈善募捐,趁受害者分心时,同伙便会偷偷翻动其口袋寻找贵重物品。该网友提醒,「遇到陌生人拦路要求签名时,应立即警惕,并迅速离开现场。」
3. 地铁飞抢:开门瞬间抢夺手机
手机成为窃贼的主要目标之一,特别是在地铁或公共交通上,歹徒会趁地铁车门开启时,突然抢走乘客手中的手机,随后快速逃离。网友曾亲眼见证有人在地铁闸机前低头玩手机时,遭窃贼瞬间抢走手机,并迅速逃进地铁车厢内,等受害者反应过来时,早已来不及追赶。他建议:「搭乘地铁时,应避免边走边低头滑手机,特别是在车门开启的瞬间,务必提高警觉。」
4. 「试戴手链」骗局:强迫消费变抢劫
在法国圣心大教堂周边,常见小贩向游客强行试戴手链,一旦游客试图拒绝,他们便会呼朋引伴包围受害者,强迫对方付款。该网友提醒,「看到手上挂满饰品的小贩,最好直接绕道离开,避免被纠缠。」
5. 泼脏衣物:制造混乱趁机行窃
网友分享一名朋友在罗马的亲身经历,该友人背著双肩包行走时,突然被几名陌生人泼洒不明液体。当他下意识从包内拿纸巾擦拭时,窃贼趁机试图抢夺他的包包,所幸他警觉性高,迅速逃离现场。网友提醒:「若突遇不明液体泼洒,应立刻提高警觉,远离现场,并确保贵重物品未被盗取。」
除了分析五大偷窃手法,该网友也分享了几项欧洲旅游防偷建议,第一,搭地铁、过闸机时避免低头玩手机,特别是在车门开关的瞬间,须提高警惕。第二,行李箱务必随时在视线范围内,火车行李架虽可使用,但建议尽量坐在附近,避免整个行李箱被偷走。第三,搭乘长途大巴时,不论是短暂离开或上厕所,都要将所有随身物品带走,因为部分地区曾发生砸窗行窃的案件。第四,选择斜背包或双肩包,并将包包背在身前,避免被小偷从后方下手。第五,遇到陌生人主动攀谈或推销物品时,应立即提高警觉,拒绝并快速离开现场。
欧洲虽然是许多旅客向往的旅游胜地,但治安问题仍需留意。该网友的分享为旅客提供了具体的防偷对策,提醒大家在海外旅行时应保持警觉、保护财物,确保旅程顺利。该网友最后也强调,「希望大家都能快乐出行,安全归来,不让小偷破坏美好的旅行回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