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多喝水但要喝冷水或温水? 医曝这样的温度最科学

「感冒的时候,妈妈总会说多喝水,其实这是一句高明的『免疫支援指令』」。台北荣总遗传优生科主任张家铭在脸书分享,当明白「水」是如何帮助身体打仗的,下一次感冒,不用妈妈提醒,也会主动喝水,因为这在支援自己的免疫系统。往往大家都会问,温开水好,还是冷开水?答案是温开水。

感冒多喝水但要喝冷水或温水? 医曝这样的温度最科学

张家铭说,从分子医学与免疫反应的角度理解水在体内扮演的角色,就会知道,喝水,不只是「补水」,更像是一种战时后勤,给正在作战的免疫系统源源不绝的支援。病毒入侵身体的那一刻,免疫细胞全面启动作战模式,「水」就是这场免疫战争里最基本、最必要的战略物资。

当病毒进入身体,免疫系统会立刻释放像IL-6、TNF-α等发炎细胞激素,让身体进入备战状态。这些讯号会导致血管扩张、体温上升,让血液中的水分往组织中跑,形成喉咙肿、流鼻水、肌肉酸痛等熟悉的感冒症状。

张家铭指出,这些免疫反应背后的代价,就是水分会大量流失。如果没有及时补充,血液会变黏、循环变慢,甚至汗腺也会因缺水无法顺利工作,导致「发烧但流不出汗」的情况。这不是身体坏掉,而是免疫系统卡在「没有水资源」的阶段。所以,喝水不只是在退烧,而是让免疫系统有能力完成它原本就会做的事。

特别是免疫战场的第一线防御,不是在血液里,而是在呼吸道黏膜。病毒想要攻进身体,第一步得突破这层保护膜。但这层黏膜的正常运作,完全仰赖水分支撑。黏膜细胞会分泌黏液与免疫因子,把病毒卡住,再由上皮细胞上的纤毛将它们扫除。但当身体缺水,黏液会变得浓稠,纤毛无法有效摆动,病毒就更容易滞留,甚至往下感染。

因此,喉咙痛不一定是病毒太强,也可能是黏膜太干,喝水不是为了解渴,是在维持身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有机能地运作。另感冒时,人特别容易累、注意力不集中、觉得「脑袋胀胀的」,这些症状不完全是病毒,也有很大部分来自「细胞脱水」。当血液渗透压升高,水会从细胞里被拉出来,神经细胞一旦缺水,就会出现所谓的「脑雾现象」。因此,脑袋不是真的烧坏了,而是「干」了。

很多人以为感冒药一吃下去就开始作用,其实,这些药都需要被肝脏代谢、由肾脏排出。而这整条路线都需要足够的水才能顺利进行。张家铭说,没有水,就像清洁队没车、下水道淤塞,药效无法流通、废物也无法排除,所以,药物能否安全有效运作,很大程度仰赖水分的参与。

大家都会问,温开水好,还是冷开水?答案是:温开水。张家铭说,很多人觉得冷开水喝起来比较「透心凉」,但对正在打仗的身体来说,冷水是干扰,而温水才是支援,因冷水进入呼吸道会让血管收缩、纤毛功能下降,还可能让痰更黏、病毒更容易卡住。也有研究发现,冷刺激可能降低局部免疫反应,反而拖延恢复时间。

张家铭说,当温开水的水温大约摄氏37至45度(华氏98.6至113度),最接近体温,能帮助黏膜放松、促进循环、不刺激肠胃,是最适合正在感冒的身体吸收的水。喝水要喝对方向。温水,是最温柔也最科学的补给方式。水,是免疫的启动器、修复的催化剂、代谢与排毒的搬运工,也是调节体温的最温柔后援。没有水,自愈力寸步难行;有了水,身体就有条件自我回到平衡。

avatar

知识博士 管理员

发布了:11608篇内容
查阅文章

发布评论

验证码

QQ交谈

在线咨询:QQ交谈

工作时间:每天9:00 - 18:00
若无特殊,节假日休息

我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