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意胆结石、胆囊炎等胆道疾病 远离癌变

胆道疾病不可轻忽。从常见的胆结石、胆囊炎,到潜在恶性的胆囊癌都有,这些问题不仅带来疼痛与不适,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健康风险。

留意胆结石、胆囊炎等胆道疾病 远离癌变

胆道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肝脏分泌的胆汁输送至肠道以帮助消化。健康的胆道是消化系统顺畅运行的保障,及时关注胆囊信号,可远离癌变威胁。以下逐一解析胆道疾病的风险与预防措施。

胆道疾病不仅带来疼痛与不适,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健康风险。(图/123RF)

胆结石是由胆汁中的胆固醇或胆色素沉积形成的固体晶体,可能存在于胆囊或胆管内。长期的结石刺激,可能引发胆囊发炎或导致胆管癌。

常见2大风险:

1.慢性刺激与癌变风险:胆结石会对胆道造成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可能引发慢性炎症,导致胆道细胞异常增生及变异,逐渐演变为癌前病变。

2.细菌感染与炎症:结石引发的胆汁滞留易引发细菌感染,导致胆囊炎或胆管炎。反复感染可能加剧细胞突变,增加癌前病变的风险。

预防措施:

1.饮食以低脂高纤为主,避免高胆固醇食物与过度饮酒。

2.适量运动与维持健康的体重。

3.积极管理慢性疾病,如慢性肝病、肥胖或糖尿病。

早期诊断与治疗:

如有反复胆囊炎症状,建议及时检查胆囊及胆管影像。必要时,手术切除胆囊,可减少慢性炎症带来的长期损害。

胆囊瘜肉监控 防转为恶性

胆囊瘜肉多在健康检查中发现,分为胆固醇瘜肉和腺瘤性瘜肉两种,其性质从良性到恶性不等。

1.胆固醇瘜肉:最常见,通常为良性,不需特别处理。

2.腺瘤性瘜肉:恶变潜力较高,特别是直径超过1公分的瘜肉,其转变为胆囊癌的风险显著增加。

监测与处理:

1.定期检查:对于直径较大、短期内显著增大、形态不规则的瘜肉,需密切监控,考虑及时处理,防止恶性转变。

2.风险因素:年龄增长、慢性胆囊炎及胆结石病史,均可能增加胆囊癌风险。

体检、饮控 降低罹癌风险:

控制饮食、减少胆固醇堆积,可降低胆瘜肉形成机率。如已诊断有胆瘜肉,定期进行腹部超音波检查,可监测瘜肉大小与型态变化。

胆结石、胆囊炎及胆囊瘜肉虽为常见疾病,但若长期忽视,可能增加胆管癌与胆囊癌的风险。透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和早期治疗,可有效降低疾病恶化的机率。

avatar

知识全能王 管理员

发布了:11575篇内容
查阅文章

发布评论

验证码

QQ交谈

在线咨询:QQ交谈

工作时间:每天9:00 - 18:00
若无特殊,节假日休息

我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