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脚无感、左侧无力…男突发急性脊髓罕病「身体像被分两半」
台湾一名35岁的林姓电脑工程师,已有多年反复的颈部酸痛情形,以为是姿势问题,曾接受传统脊椎整复调整,但未见症状改善。某天洗热水澡时,发现右脚没感觉,伴随左侧手脚无力,就医诊断为罕见的急性脊髓病变「布朗-斯奎尔德症候群」(Brown-Sequard Syndrome,BSS)。
台湾国泰医院神经外科主任谢政达表示,这种急性脊髓病变的症状发作时,会有剧烈疼痛感或是伴随肢体无力,可能导致感觉功能丧失和肌肉瘫痪,患者常以为是中风。以这名男性电脑工程师为例,在病发前已有半侧无法握力拿东西、走路会腿软,另一侧对热水没有温痛感觉,就医才发现罹患罕见疾病。
谢政达指出,布朗-斯奎尔德症候群是一种在脊髓受到侧向半切时发生的症候群,这名工程师诊断为颈椎第五、六节椎间盘破裂向左侧突出,导致严重脊髓压迫。其表现方式为同侧运动功能减弱,以及对侧疼痛与温度感觉丧失,所以主诉「身体像被分两半」。
据文献统计,自1928年首次发现这种罕病后,全球因颈椎椎间盘破裂导致布朗-斯奎尔德症候群的个案数,仅约70例,多见于男性,平均发病年龄约47岁,且大多发生于颈椎第五交节椎间盘病变。而林先生才35岁就罹患此病,推估可能与其职业需长期久坐和姿势不良有关。
谢政达强调,长期久坐、姿势不良皆会造成颈椎过度负担,导致椎间盘退化与破裂。布朗-斯奎尔德症候群的发病过程快速且具有挑战性,尤其当症状初期仅为单侧肢体的轻微无力时,容易被误诊为其他脊椎、神经或是急性中风问题。
布朗-斯奎尔德症候群有脊髓半侧受压的特性,治疗目标是迅速缓解压迫,恢复脊髓的正常功能。谢政达说,透过适当的手术方式,包括椎间盘切除术和脊椎稳定手术,多数病人可达到良好的神经功能改善。另外,加上个别化复健计划有助于加速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恢复。
谢政达提醒,当出现颈部疼痛伴随肢体功能异常,如无法握物、肢体麻木或感觉缺失时,应高度警觉并寻求专业神经外科医疗评估,避免因误诊或延误而导致永久神经损伤。民众日常需保持良好姿势习惯、适当运动及定期检查,包括避免过度劳损,降低脊椎退化与椎间盘破裂的风险。长期久坐、姿势不良皆会造成颈椎过度负担,导致椎间盘退化与破裂;示意图。(图/123RF)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