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怡站台上海GUCCI「竹境」特展 解构Bamboo包前世今生
最严峻的时刻,常能激发创意与变革。二次大战后世界物资短缺,1947年诞生的Bamboo 1947包款,正是利用竹节创造出时代性、工艺性的经典设计。GUCCI近日并于上海举办了「竹境:解译传奇」(Gucci Bamboo:Decoding an Icon)特展,出席明星包含中国明星张凌赫、宋威龙、台湾女星文淇,以及章子怡站台成活动最闪星光,展览并将自4月1日起开放公共参观。
灵感源自马术世界的弧形竹节手柄除了成为包款名称密码,同时亦致敬了创办人Guccio Gucci之子所钟爱的竹制手杖。竹节在东方观念中常与坚韧、清幽的意境连结,像是「无竹令人俗」、「竹解心虚即我师」的古典诗词,便展现了东方思潮对竹的爱戴,魏末晋初的「竹林七贤」,更让竹子与名流雅士划上了形而上的等号。
本次的「竹境:解译传奇」并细分为「竹林细语」、「包款解构」、「匠心传承」、「竹韵典藏」、「脉络联结」、「蜕变新生」与「明日构想」,合计7个子展区。其中「竹林细语」不仅以悬浮的竹艺装置创造了奇幻、生动的竹林景致,影片更出自艺术家Christian Kondić借助人工智慧所创造,蓬勃、生意盎然;「包款解构」展区中陈列了从纸质模型到37个单一皮件的塑形组装,还原了Bamboo包款历经428个步骤、13小时的工序拆解与细节。
中国男星宋威龙。(记者/易景萱摄影)
GUCCI「竹境:解译传奇」的「竹韵典藏」展区。(GUCCI提供)
现场陈列以丰富的竹节配件细节。(记者/易景萱摄影)
「匠心传承」展厅则还原了GUCCI佛罗伦萨的Gucci ArtLab工坊场景,由于地点位在上海古迹内、不得使用明火,幸好在Davide Rapp执导的影片中,领人欣赏工匠们的制作工程,无论是火焰烧烤竹节、雕刻、抛光与缝制接合的程序,宛如见证了一只Bamboo 1947包款的诞生。毕竟Bamboo 1947已有近数十年历史,「竹韵典藏」区则严选了70多年来竹节包在设计、选料、美感呈现上的多样性,此外「蜕变新生」区则大胆与艺术家Francesco D’Abbraccio合作,透过后者以生成式人工智慧创作的影片装置,展望了GUCCI Bamboo 1947竹节包的无限可能。
GUCCI于上海所举办之「竹境:解译传奇」展览,将自4月1日(二)展开,地点位于上海孙科别墅,地址则为上海市番禺路60号,并将持续展出至4月6日(四)为止。
活动现场并陈列了不少植物、竹子相关艺术文献。(记者/易景萱摄影)
竹节也曾为GUCCI设计成高跟鞋鞋跟。(记者/易景萱摄影)
展览现场展出大量骨董包款,例如图中一款1960年代初的Bamboo 1947竹节包,表面并有丰富的印花图纹。(记者/易景萱摄影)
GUCCI 暗红Bamboo小型手提包。(GUCCI提供)
GUCCI 黑色Bamboo手提包。(GUCCI提供)
GUCCI Bamboo暗红迷你小包。(GUCCI提供)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