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放疗抗癌成功 45岁竟出现颈动脉狭窄
一名45岁曾姓男子18岁时曾罹患鼻咽癌,虽接受放射线治疗后恢复健康,近期却出现右眼短暂黑朦症状,赴医院检查发现他的右侧颈动脉狭窄已达70%,所幸术后已康复。医师提醒,放射线治疗虽有效控制癌症,却可能引发严重颈动脉狭窄,呼吁病友应定期超音波检查,才能及早发现病变,避免脑中风风险。
曾先生是科技业从业人员,平时注重健康饮食、规律运动,且无慢性病史,虽18岁时确诊鼻咽癌,不过接受完整的放射线治疗后早已恢复健康,无复发迹象。然而近一个月内,他两度出现右眼短暂黑朦的情况,眼科检查也未发现异常,后被转诊至神经内科进一步检查。
透过颈动脉超音波检查,才发现曾男右侧颈动脉狭窄程度已达70%,而在一年前,他的狭窄程度尚不足50%,显示病变进展迅速。在确认狭窄的严重程度、范围及位置后,医师立即安排颈动脉支架置放手术,所幸术后,曾男的黑朦症状未再发生。
台湾桃园医院神经内科医师江宏基表示,颈动脉狭窄可能导致脑部供血不足,症状可能包括同侧眼睛短暂黑朦、对侧肢体无力、短暂性语言障碍,甚至可能引发脑中风。
桃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郑爵仪解释,头颈癌患者通常需接受化学治疗与放射线治疗,虽放射线治疗能提升患者存活率,但长期来看可能导致颈动脉狭窄,研究显示,放疗后两年内,约有12%的患者会出现50%以上的颈动脉狭窄,且某些患者的病变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恶化。
桃园医院癌症中心护理长郭昭岑提醒,曾接受放射线治疗的病友若出现短暂性视力模糊,如黑朦、单侧肢体无力、短暂性语言障碍、晕眩或短暂性昏厥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对于接受放射线治疗已超过18个月的病友,医疗团队也会主动协助安排至神经内科,定期进行颈动脉超音波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病变并进行适当治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