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嚼口香糖 塑胶微粒吞下肚 6招助排毒

一直都有研究陆续指出,日常生活各种用品皆都可能释出塑胶微粒,例如茶包、纸杯、宝特瓶、塑胶容器、保鲜膜…等等,多不胜数。而近期又有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连你口中嚼的口香糖,都会释放出数百到数千个微塑胶。

常嚼口香糖 塑胶微粒吞下肚 6招助排毒

微塑胶 日常生活无处不在

微塑胶在日常生活无处不在,每天喝的用的包括茶包、纸杯、宝特瓶、塑胶容器等,以及从衣服到坐垫、窗帘、地毯甚至儿童的绒毛玩具,甚至虾类、鲑鱼等海鲜,都含有塑胶微粒。根据《healthline》报导,日前在加州圣地牙哥举行的美国化学学会春季会议发表的研究更发现,平均每克口香糖会释放100个塑胶微粒,但该研究尚未在同行评审期刊上发表。

研究人员指出,之前大多数研究都与食物相关的摄入有关,例如水瓶、茶包中的微塑胶对食物的污染。但口香糖是唯一由塑胶制成的食物。然而,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研究人员也试图要测量出口香糖中的塑胶微粒,因为这对于估计人体中的塑胶微粒总暴露量和影响非常重要。

比起其他东西或用品,口香糖的塑胶微粒被摄入人体的量将更大也更直接,因为我们一边嚼口香糖时会一边吞咽唾液,这些微塑胶就随著吞咽的唾液直接进到身体里了。

至于如果疑惑为什么连口香糖都有塑胶微粒,就要先从口香糖是如何制成的来了解。

根据《好食课》营养师解释,口香糖主要原料多是胶基、软化剂、甜味剂与香料等。其中,造就口香糖的咀嚼感的胶基是以特定树脂(天然橡胶)制成,但因为天然橡胶的来源较为稀缺,所以目前大多是以合成橡胶为主。

而上述研究的范本,合成与天然胶质制的口香糖都有纳入,发现合成和天然制的口香糖都含有相同种类的聚合物,其中聚烯烃含量最高,这是一种包括聚乙烯和聚丙烯在内的塑胶,平均每克口香糖释放约100个塑胶微粒。

那是否口香糖也不能吃了吗?研究人员建议停止或降低嚼口香糖的频率,特别是对于大脑尚在发育中、且更容易受到这些化学物质造成损害的儿童。

不过与其他东西的使用与食用一样,你也知道纸杯装热咖啡、泡茶包等都会释出微胶塑,但是否该从此不吃不喝,或用其他方法避免,则端视个人抉择。

特定益生菌 吸附微塑胶

基因医师张家铭也在脸书发文指出,塑胶已经无孔不入,与其焦虑该如何避开,不如想办法帮助身体把它排出去。他举最新的研究告诉大家,特定的益生菌竟然能够吸附微塑胶,因此可以多吃发酵食品和益生菌帮助排出塑胶微粒。

张家铭指出,益生菌在健康领域扮演重要角色,从调节免疫、减少发炎、改善肠道功能,甚至影响心理健康,都有相关研究。最新科学还发现,特定的益生菌能够吸附微塑胶,科学家从784种不同的益生菌筛选出了两种「塑胶猎人」:

.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常以其缩写称呼为LP菌, DT66)

.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DT88)

而目前这两种菌株主要存在于某些发酵食品和益生菌保健品 中,例如:

优格、克菲尔(Kefir)

泡菜、韩式发酵食品

味噌、纳豆等日式发酵食品

6招减少身体微塑胶

1.多吃发酵食品摄取益生菌。

2.少用塑胶制品及容器。

3.避免微波加热塑胶餐盒。

4.少喝瓶装水。

5.多摄取全谷类、蔬果等膳食纤维,搭配益生菌帮助肠道蠕动排出。

6.每天喝足够的水,促进肠道运作顺畅,避免塑胶累积。

avatar

知识博士 管理员

发布了:18716篇内容
查阅文章

发布评论

验证码

QQ交谈

在线咨询:QQ交谈

工作时间:每天9:00 - 18:00
若无特殊,节假日休息

我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