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首例 28岁女鱼刺食道穿孔致肺切除 嘉基内视镜缝线术救了她
台湾嘉义28岁邱小姐因鱼刺导致食道穿孔难愈合,2年来无法正常进食还并发感染、切除部分肺部,家人几乎走遍全台医院甚至求助宗教,单看护费就花新台币700万元(21.5万美元);经转诊至嘉义基督教医院胃肠肝胆科,医师周莒光团队应用「内视镜缝线系统」,成功修补破损食道,也是亚洲首例运用该系统治愈食道穿孔成功案例。如今回复顺利能正常饮食。
邱小姐在一次意外吞入鱼刺后引发食道穿孔,伤口位置邻近心脏、主动脉与肺脏,极具挑战性。经近10次外科及内视镜微创治疗,历经长时间治疗与照护,仍难以完全愈合,无法经口进食外,甚至并发感染、接受肺部部分切除手术。当时为避免病情持续恶化,曾被建议接受大范围食道切除重建手术。面对未来生活品质的重大考量,邱小姐经协助转介至嘉义基督教医院寻求其他可能的治疗选项。
她说,一开始发烧到医院检查才知道是鱼刺引发食道穿孔,虽然取出1.9公分鱼刺,但是因为伤口小位置邻近心脏、主动脉与肺脏,曾做过2次小开胸,无数次内视镜,医师虽然很努力协助但伤口一直没有恢复,每次发烧都有可能是感染,每当体温升高都会很担忧,只能吃流质食物,看到别人吃东西都会感到沮丧,又怕父母担心不敢表达负面情绪,独处时会想还有好多想做的事没做「是不是就这样拜拜回老家去了」、「要一直戴著管子生活」、「干脆赌一把就切切看吧」但又担心切了又漏怎么办,因为原本一个小口就漏了,要切这么大一个口又漏了呢?怎么办?她述说时面带笑容说得轻松,但旁人听得心疼。
她说自己原本就不喜欢吃鱼,直到现在都不知道鱼刺是怎么来的,这次历劫归来,以后更是对鱼肉敬谢不敏。
邱小姐的父母说,为治疗几乎跑遍台湾各大医院;邱母说,这2年拜求的庙宇比一辈子拜的还多。邱父说,期间家人都不敢在她面前谈美食、吃食物,担心刺激病情、心情。
辗转来到嘉基后,胃肠肝胆科医师周莒光评估病况,决定尝试创新方式,将原本应用于胃缩手术的「内视镜缝线系统」运用于食道穿孔修补。周莒光表示,这项手术对时间与技术都非常要求,病人坚定的意志和对生活的渴望,是全力以赴的动力。
为降低手术风险、确保成功率,嘉基启动跨科整合模式,术前与国内外专家密切讨论并多次模拟演练,结合内视镜、影像及外科专业,精准计划手术流程。实际手术中,透过口腔进入的内视镜精准缝合穿孔,历时仅10分钟完成。周莒光说,「那是我10年来最安静的10分钟,每一针都是病人重新品尝美食的希望。」
术后邱小姐迅速恢复,成功拔除鼻胃管、恢复正常进食。她感动表示,「能再次喝水、吃饭,是我从未想像过的幸福。嘉基没有放弃我,周医师像守护者一样陪伴我度过这段旅程。」
院长陈炜表示,这次手术是台湾微创内视镜技术的新里程碑。过往类似病况常需仰赖高风险手术处理,未来透过内视镜缝合,有望大幅减少病人负担、缩短恢复期,提升整体生活品质。嘉基团队目前已将此技术运用于肠胃道廔管、手术并发症与巨大肿瘤切除后的伤口修补,持续拓展内视镜技术的应用广度与深度。内视镜正从诊断工具,蜕变为治疗的关键力量,将持续朝向更安全、微创与精准的方向努力,让更多病患受益。嘉义基督教医院胃肠肝胆科医师周莒光说明治疗过程。(记者李宗祐/摄影)邱小姐感谢嘉义基督教医院医疗团队,让她重拾美味人生。(记者李宗祐/摄影)邱小姐送上小礼物感谢嘉义基督教医院胃肠肝胆科医师周莒光的治疗,让她重拾美味人生。(记者李宗祐/摄影)邱小姐和父母感谢嘉义基督教医院胃肠肝胆科医师周莒光的治疗。(记者李宗祐/摄影)邱小姐和父母感谢嘉义基督教医院胃肠肝胆科医师周莒光的治疗。(记者李宗祐/摄影)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