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压力 脂漏性皮肤炎恐上身
天气逐渐变热,不少人脸上皮肤及头皮开始出现红肿、搔痒、脱屑症状,小心脂漏性皮肤炎上身!医师表示,青壮年及中老年人好发脂漏性皮肤炎,最常见的是脸上「T字部位」以及鼻子旁边有脱屑状况,有些人则是在头部出现头皮屑,或是胸前皮肤脱屑,甚至合并毛囊发炎、痤疮等,发生原因多与睡眠、压力、熬夜等有关。
台湾皮肤科医学会常务理事、台北医学院附设医院皮肤科兼任副教授蔡仁雨指出,痤疮(即青春痘)、酒糟性皮肤炎、脂漏性皮肤炎等,是脸上最常见的三种皮肤病,几乎每两个人就有一个人受过脂漏性皮肤炎所苦,在门诊遇到比率高达一至两成。
皮脂腺异常 霉菌增生引发炎
脂漏性皮肤炎与霉菌有关,蔡仁雨说,特别是常熬夜或是油性肌肤者,会因为皮脂腺分泌异常而导致霉菌量增加,皮肤产生发炎反应,进而形成脂漏性皮肤炎。抵抗力差的人,如果常吃刺激、辛辣食物、带壳海鲜等,或是常喝酒,也会加剧皮肤发炎反应。
不少民众以为脂漏性皮肤炎会合并掉发,蔡仁雨说,虽然脂漏性皮肤炎、掉发皆是压力造成的结果,但两者并不会同时产生。脂漏性皮肤炎只要压力解除,很快就可以缓解;掉发恢复则需要较长时间,可能得几个月才会好。
均衡饮食、适当睡眠可预防
预防脂漏性皮肤炎,最基本的是均衡饮食、适当睡眠。蔡仁雨指出,洗发精如用一段时间后,洗完头皮仍会「痒」,建议更换品项或挑选抗屑洗发精;脸部的清洁,建议使用「中性」洗面乳,若清洁力太强会让皮肤干燥,得擦乳液恐增加毛孔堵塞,引发毛囊炎;油性保养品应针对局部干燥部位擦拭,避免全脸涂抹。
蔡仁雨表示,脂漏性皮肤炎发炎反应轻微患者,如鼻子旁脱屑或些微泛红,不需要特别治疗,只要好好睡觉一、两天即可改善;症状严重者,如脸部泛红面积扩大等,多使用抗组织胺或抗霉菌药物治疗,若合并毛囊炎,则会考虑使用四环霉素的抗生素治疗,但必须搭配生活习惯改善、减少压力、避免熬夜,治疗一周后,皮肤就会显著改善。
部分个案会透过类固醇加速改善症状,蔡仁雨说,曾有一名30多岁上班族女性因脂漏性皮肤炎擦类固醇药膏治疗,虽然症状改善,但生活习惯却没有改变,导致症状一次次加剧,最后变成类固醇造成的「酒糟性皮肤炎」,整脸都是毛囊炎,只好戒用类固醇。他提醒民众应找皮肤专科医师诊断治疗,并确认是否有使用类固醇。
脂漏性皮肤炎患者,要留意头皮护理。(图/123RF)
预防脂漏性皮肤炎5方法
1.饮食清淡,避免多脂多糖或刺激性的饮食,并多吃蔬果。
2.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和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睡眠充足,排便通畅。
3.减少工作压力及焦虑或兴奋等不稳定的情绪。
4.脸部保养宜使用不含酒精性的保养品、化妆水,避免对皮肤造成刺激。
5.留意头皮护理,洗头多用温水,以指腹轻轻按摩头皮,避免大力抓扯造成头皮受伤或发炎,也要避免用过热的风吹头发。如头皮屑多,可使用含抗霉菌药剂或含焦油、硫化硒、水杨酸等的洗发精来润洗头皮,缓解症状。
资料来源/元气网「疾病百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