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红斑性狼疮 生物制剂有效预防复发

台北台大医院与台大医学院研究团队,近期完成一项回溯性研究,发现使用生物制剂作为红斑性狼疮患者「维持性治疗」,可提升疗效,用于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的「红斑性狼疮疾病活动指数」数值,2年内可由8降至4,且可降低肾炎严重程度及死亡机率,并减少使用类固醇造成的副作用。医师表示,维持性治疗可有效预防复发、减少类固醇副作用,让病童快乐成长。

治疗红斑性狼疮 生物制剂有效预防复发

该项研究全名为「使用Rituximab作为幼年型红斑性狼疮病人之有效辅助治疗」,研究方法是依照过往儿童红斑性狼疮患者病历进行整理,并加入40名儿童及青少年患者,使用生物制剂维持治疗,与53名未曾使用生物制剂的患者进行对照比较。

台大医院小儿部兼任主治医师林庭玮说,红斑性狼疮是自体免疫疾病,长期慢性发炎会导致患者多重器官破坏,且年轻患者症状较为严重;传统治疗是使用类固醇,但临床上常有幼年型红斑性狼疮家长询问,因类固醇药物副作用高,希望有替代的治疗方式,使用生物制剂单株抗体即是可以维持疾病活性、预防复发减少类固醇用量的方式。

林庭玮解释,过去生物制剂多用在患者急性复发期,或出现狼疮性肾炎期间,且必须每周、双周施打,这项研究的维持性治疗则是用在病情相对稳定时,且只要半年施打一剂,就可维持活性,预防复发,并减少类固醇用量。

台大医院小儿部教授江伯伦表示,红斑性狼疮是风湿免疫科最难控制的疾病之一,五年存活率仅约85%,不少病童因严重感染、肾衰竭或脑出血死亡;患者若长期施打类固醇药物,副作用是肾丝球遭破坏,许多患者必须洗肾,且儿童长期使用类固醇,会导致髋关节坏死,或影响生长发育,以生物制剂早期控制疾病,减少类固醇使用时间,可帮助病童回归正常生活,减少死亡,是红斑性狼疮治疗关键。

另生物制剂使用不宜浮滥,否则恐会导致患者体内免疫球蛋白下降过多,或B、C型肝炎复发等情况。

avatar

知识博士 管理员

发布了:18716篇内容
查阅文章

发布评论

验证码

QQ交谈

在线咨询:QQ交谈

工作时间:每天9:00 - 18:00
若无特殊,节假日休息

我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