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解析肾脏病常见迷思 洗肾病患近半竟因糖尿病

台湾初日诊所院长宋晏仁医师,日前在「初日医学─宋晏仁医师xCofit」YouTube频道」访问肾脏专科医师洪永祥聊台湾的肾脏病问题。洪永祥说,他常问病人什么原因需要洗肾?竟有近一半是糖尿病。因此糖尿病绝对要控制好。以台湾为例,每8名台湾民众就有1人罹患慢性肾脏病,洗肾人口近10万,代谢症候群是肾脏疾病问题的起点,这与饮食习惯大相关,台湾人饮食问题,甜比咸更常见。

医师解析肾脏病常见迷思 洗肾病患近半竟因糖尿病

洗肾是因为吃太咸?

我们经常听到人家说,「你常吃这么咸,当心以后要洗肾!」但洗肾真是因为吃太咸吗?洪永祥指出,吃太咸会造成高血压,但高血压仅是洗肾原因第二、三名,第一名是糖尿病,因此,他认为台湾人的饮食问题,甜比咸更严重。他指出,台湾有三种店的密度是全世界第一,手摇饮店、早餐店、超商,这些店随处可见,造就了精致饮食、加工食品的文化,养成了我们的饮食习惯,长期埋下糖尿病和其他血管相关疾病的风险,甚至引发慢性肾脏病,最终需要洗肾。

饮食习惯一旦年轻时养成了,到了40岁后中年代谢差,疾病可能就陆续出现了。因此如要避免疾病上身,只能即早改变你的饮食习惯。

肾脏不好有何症状?

长期的饮食习惯慢慢伤害肾脏,却很多人没有察觉到自己的肾脏功能出了问题。是否有什么症状是可以警觉可能是肾脏病?洪永祥说:「无症状」,基本上肾脏病要到四、五期才会有「泡、水、高、贫、倦」的症状,也就是泡泡尿、水肿、高血压、贫血、疲倦,而有20%病人出现这些症状时,离洗肾已不远了!

泡泡尿就是肾出问题?

也有很多人会问,经常在尿尿时发现有泡泡尿,不知是否就是肾脏有问题?洪永祥说不一定!首要你要先学会辨别「泡泡尿是不是蛋白尿?」。因为蛋白质是黏稠的,先看你尿尿的泡泡如是绵密的小泡泡,有点像生啤酒那种小小颗,上面有一层厚厚的泡沫,这种大部分就是蛋白尿。而如果是有大颗、小颗的泡泡,而且不久后就不见了,大部分是因为水喝太少。因此要初步判断是不是肾脏病的泡泡尿,要观察泡泡的大小、及泡泡消失的速度,若有疑虑尽快就医检查确认。

保护肾脏的饮食原则

在还能正常饮食时,洪永祥提醒,最重要的原则仍是均衡摄取六大营养素、多摄取高膳食纤维、少精致淀粉,且不要限蛋白,优质蛋白质能提供身体许多能量。如果已经到了「肾脏病饮食」的阶段,则必须限蛋白、限磷、限钾,此时仍得注意摄取足够的热量及营养。只是很多病患都还会问「我什么东西不能吃?」他都跟病患说,其实什么都能吃,但高磷高钾食物一定要注意吃的分量及频率,控制好就没关系。

至于很多人会买鸡精、蚬精、人参精等保健品来补充营养,洪永祥提醒,它们都是高度加工的浓缩品,吃这些东西要很小心,补错可能加速肾衰竭。他还是建议选择天然的当令食材补充,才是比较正确的做法。病患要维持肾脏健康不恶化,洪永祥建议以下2类食物:

1.吃好油抗发炎

保护肾脏,首要「抗发炎」,而好的油脂可以抗发炎,洪永祥推荐可以多吃鱼油、橄榄油、苦茶油,还能促进循环及降胆固醇。不过由于肾友代谢较差,吃鱼油要注意避开含甲基汞的大型鱼,尽量选择小型鱼的鱼油较佳。

2.补充膳食纤维跟益生菌

喝鸡精要很小心,补错可能加速肾衰竭。(本报资料照片)

肾友饮食要限磷钾,因为像是糙米、五谷米、燕麦这类很健康的食物他们却要节制,也因此膳食纤维严重不足。而膳食纤维不足,毒素排不掉,也就容易便秘,而便秘又让尿毒素升高,可谓恶性循环,因此务必注意补充膳食纤维跟益生菌。

慢性肾脏病早期通常无明显的症状,台北慈济医院肾脏内科主任洪思群曾受访指出,慢性肾脏病的成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或高盐、高脂肪等饮食习惯,导致肾脏功能受损超过3个月,病人会被诊断为慢性肾脏病。国健署提醒大家肾脏保健的八项黄金守则,包括监测及控制三高、规律运动、健康饮食、体重控制、多喝水、不抽烟、避免服用不当药物及定期检查肾功能等。

avatar

知识博士 管理员

发布了:18716篇内容
查阅文章

发布评论

验证码

QQ交谈

在线咨询:QQ交谈

工作时间:每天9:00 - 18:00
若无特殊,节假日休息

我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