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鸟「塑胶脑」和失智有关? 专家建议人类4方式预防

体内塑胶累积是否会导致失智?近期一项国际研究指出,观察体内塑胶含量高低的2组雏鸟,发现塑胶含量高的海鸟,脑源性神经滋养因子(BDNF)下降较显著,与失智症等人类神经退化性疾病患者一致,不过目前尚无法连结至人类的相关风险,但过往已有研究证实塑胶微粒会堆积在人体,建议避免塑胶容器接触高温、茶包勿高温或重复冲泡、减少洗衣纤维释出,并保持室内通风。

海鸟「塑胶脑」和失智有关? 专家建议人类4方式预防

今年3月,一篇比较摄入塑胶量高低的2组海鸟雏鸟,检测其血浆及不同脏器的蛋白质表现,发现高摄入量组的蛋白质表现量显著降低,登上国际期刊「科学前缘」(Science Advances)。

台湾成功大学食品安全卫生暨风险管理研究所副教授徐玮萱指出,这个研究团队先测定海鸟胃里的塑胶含量,并区分为高暴露与低暴露组,发现摄食量较高的雏鸟,血液中有较显著的蛋白变化,推论胃部、肝脏、肾脏等器官可能受损,而脑内「脑源性神经滋养因子」(BDNF)表现量较低,则和神经退化性疾病相关。

徐玮萱说,BDNF和失智症、阿兹海默症等神经退化疾病相关,不过鸟类并没有相关诊断,虽然发现这塑胶微粒可能导致脑部受损,但可能没办法直接推论,人类也会有这样子的现象,但的确可以作为未来相关研究的参考方向。

不过已有研究从不同的检体,如人类的粪便、血液、胎盘、脑部等,都有分析到有塑胶微粒的残留。徐玮萱表示,这只知道塑胶势必会进人体内不,而且可能会堆积,愈小愈容易进入人体并堆积,但很难有相关研究的原因,在于塑胶有很多不同材质和大小、形状、长度等。

针对不同材质的塑胶可能带来的相关风险,徐玮萱指出,不同容器具,在不同使用情境下,都有机会释出塑胶微粒。例如高温冲泡的茶包,就不建议长时间浸泡,或多次来回冲泡;衣服的纤维也容易脱落,建议使用洗衣袋等,减少纤维的释出;避免频繁使用塑胶盛装高温食物;保持室内通风等。

另外,过去多认为海中有很多塑胶微粒,并堆积在水产品中,徐玮萱表示近期也有另一篇研究指出,蔬菜或叶菜类同样会吸收空气中的塑胶微粒,分布在叶子或维管束等不同部位,「这给我们一个警示是,我们可能透过食物(吸收塑胶微粒)」。

avatar

知识小能手 管理员

发布了:19292篇内容
查阅文章

QQ交谈

在线咨询:QQ交谈

工作时间:每天9:00 - 18:00
若无特殊,节假日休息

我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