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餐也有心理操纵?心理学家曝餐厅「让客人多花钱」策略
一名心理与行销专家在社群媒体上揭露餐厅常用的手法,提醒大家不要掉进心理学的陷阱里,造成钱包无谓失血。她说餐厅有许多小细节,都是透过心理暗示要顾客多掏钱,甚至过程还不知不觉、心甘情愿。
据《纽约邮报》(New York Post)报导,女网友巴西亚(Basia)近期在TikTok上分享,很多时候人们到餐厅用餐,以为自己是按著喜好做决定,但其实整个用餐过程都有许多心理操纵的小手段。
她表示,其实餐厅从菜单设计到背景音乐,都是有目的的心理诱导。像是菜单上特别贵的餐点,并不是为了吸引顾客点餐,反而是用来「陪衬」其他餐点的价位,让其他餐点看起来比较划算。
柜台上常见的小费箱用透明的盒子,而且里面总是已经有钱,这也可能是店员自己先放进去,好给人一种「其他人都有给小费」的心理压力。有些餐厅会用手写的板子写「今日特价」,但其实这份餐点可能一直都是这个价格,只是用手写的好让顾客认为餐点真的是今天限量特价。
除此之外,去到国外时,有些餐厅会询问「要喝气泡水还是矿泉水?」这样的问法,其实就是要让人忽略「自来水免费」的选项,直接进入高单价选择。而且许多餐厅不会特别写币别符号(像是£24只写24),因为没有钱的符号,会让人有种「不像在花钱」的感觉。
就连背景音乐的节奏,其实都经过缜密的计算。若是客人比较少,就会播放慢歌,让客人多坐一会,也许会点更多餐点。而在客满时餐厅就会放比较快节奏的音乐,让客人下意识吃得比较快,加速翻桌率。
上一篇
台积电举办2025年北美技术论坛 揭示下一世代A14制程技术
2025-04-24
下一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