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失眠者死亡风险增近3成 7招可改善
如果每晚能睡足八小时,就比大多数人都幸福;成年人需睡7至9小时对健康最佳,但只有30至45%美国人做到。睡眠不佳会增加罹患失智症、心脏病、2型糖尿病、肥胖甚至某些癌症的风险。
纽约邮报报导,现在失眠者有个更坏的消息,田纳西州范德比 (Vanderbilt) 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指出,睡眠不足会让过早死亡风险增加29%。
研究人员分析了近4.7万名40至79岁低收入成人的睡眠习惯,参与者分享了他们每隔五年的平均睡眠时间。如果睡眠时间持续7至9小时,则被视为「健康」;如果少于7小时,则被视为「过短」;如果超过9小时,则被视为「太长」。
睡眠模式分为九个类别,「过短-太长」表示参与者最初每晚睡不到七小时,然后在五年期间改变为每晚睡九小时以上。约有66%参与者睡眠为未达正常标准,不是一次睡不到七小时,就是睡超过九小时。
最常见的睡眠模式为「过短-过短」、「过短-健康」和「健康-过短」。「过短-过短」与「健康-过短」的参与者多为女性。
这项追踪持续约12年,期间有超过1万3500人死亡,其中4100人死于心脏病、3000人死于癌症。睡眠习惯为「过短-太长 」或「太长-过短」者提早死亡的风险尤其高。
研究人员提醒,由于这项睡眠数据仅代表两个时间点,因此不应从日前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 (JAMA) 网站的研究报告中得出结论。
然而,保持良好的睡眠非常重要。纽约长老医院睡眠外科主任蔡怡(Yi Cai,译音)分享了七个健康的睡眠习惯。
- 睡前禁酒。喝酒会干扰较后阶段的睡眠,尤其是深层的快速动眼期,让人昏昏沉沉、心绪不宁。
- 避免在睡前二至三小时进食大餐,可能会引起胃食道逆流、消化不良或不适,进而扰乱睡眠。
- 保持卧室凉爽、黑暗和安静。凉爽的房间有助于身体自然降温、促进睡眠。使用遮光窗帘或眼罩,并以耳塞或白噪音播放器将外在干扰降至最低。
- 以明亮的光线(最好是阳光)开始一天的生活,有助调节身体内部时钟;但至少在睡前一小时避免接触来自手机、平板与电脑的蓝光。
- 每天固定时间睡觉、起床,即使周末也不例外,保持身体时钟正常运作。
- 定期做运动,减少焦虑、忧郁与压力;但不要在睡前三至四小时做运动,会提高心率与体温,使人难以放松。
- 如果出现打鼾、白天疲倦、睡整晚但仍觉精神不佳等症状,最好咨询睡眠专家;这些症状可能代表睡眠呼吸中止症,这是种常见的疾病,会让人在睡眠时停止呼吸。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