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疼痛别只会忍耐 1天喝3公升水、吃这些食物可缓解
不健康的饮食会加重慢性疼痛,专家指出,民众若摄取膳食纤维、抗氧化食物、维生素D、B12、镁及Omega-3脂肪酸可降低身体发炎、缓解不适症状。避免高糖、高脂肪的加工食品,并维持运动与良好睡眠,则有助于改善慢性疼痛并提升生活品质。
疼痛是警讯 身体可能发炎
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慢性疼痛视为疾病,特征为大脑功能和结构变化、神经发炎及对疼痛敏感性增加,相较于急性疼痛,慢性疼痛不一定和伤口有关,也不再只是身体的警告信号。台湾董氏基金会食品营养中心主任许惠玉表示,疼痛一旦持续3个月以上,就有可能是「慢性疼痛」,不少人面对慢性疼痛,选择「痛就吃药」,但有更多人可能认为「忍耐就好」,事实上除了服药与置之不理,愈来愈多的研究显示,饮食可能会促使身体系统性发炎。
一项于2014年刊登在「物理医学与复健期刊」(PM&R Journal)的研究指出,慢性疼痛患者饮食摄取的热量较高,偏好精制碳水化合物和高糖、高脂食物,却缺乏蔬菜、水果及维生素D、镁等营养素,此种不健康的饮食让身体处于发炎状态,加剧疼痛问题。但相反的,健康饮食有助于降低身体发炎反应,缓解慢性疼痛,以下是许惠玉归纳出管理慢性疼痛的饮食方法:
健康饮食 蔬菜量要占一半
1.吃足量的膳食纤维及抗氧化的食物
每餐蔬菜量至少占餐盘一半,每天两拳头大水果,宜选择富含多酚的樱桃、草莓、蓝莓、柑橘类水果、葡萄、苹果。主食以全谷类或豆类,包括红豆、绿豆、鹰嘴豆,并摄取黄豆、坚果。以上食物含膳食纤维、类胡萝卜素、维生素E、多酚类,其中水果含维生素C、全谷类及豆类含植酸,皆有助于身体抗氧化,减缓发炎反应。
2.补充维生素、矿物质
维生素D是身体的抗氧化剂,可借由晒太阳或摄取鲑鱼、干香菇、蛋类取得。维生素B12对神经功能相当重要,宜多摄取肉类和鱼类。镁可帮助缓解身体发炎和神经疼痛,来自深绿色蔬菜和全谷类。
3. 摄取好的油脂
红肉及加工红肉的摄取量愈多,身体发炎指数愈高,宜用鱼类及家禽的白肉取代红肉。另外,鱼类中的Omega-3脂肪酸、特级初榨橄榄油中的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多酚类,及坚果中的次亚麻油酸,皆能降低身体发炎反应,缓解慢性疼痛。还要减少摄取猪、羊、牛、人造奶油等饱和脂肪。医师提醒,若不想让身体发炎指数变高,就应该减少摄取红肉及加工红肉,可吃鱼类及家禽的白肉取代,就能帮助降低身体发炎指数;示意图。(图/123RF)
4. 每天喝2至3公升的水
水分可帮助身体利用营养素及代谢废物,缺水会增加疼痛敏感性,尤其是老年族群,反之足够的水份可结合水溶性膳食纤维,以软化粪便,帮助身体预防便秘。
5. 少吃过度加工食品,并避免过量饮酒及咖啡因
碳酸饮料、包装零食、泡面等过度加工的食品,含较高的饱和脂肪、盐、糖、食品添加物,过量摄取容易导致肥胖,使脂肪细胞释放发炎因子,也会让肠道菌群失衡,增加身体发炎反应,恶化慢性疼痛问题。
男性每天不宜饮酒超过2杯,女性每天饮酒不宜超过1杯;成人每天的咖啡因摄取量不宜超过300毫克。想减少身体发炎反应,恶化慢性疼痛问题,成人每天的咖啡因摄取量不宜超过300毫克;示意图。(图/123RF)
另外,慢性疼痛患者常因为害怕疼痛而减少运动。许惠玉提醒,久坐会让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甚至加重慢性疼痛等问题。此外,睡眠不佳等生活习惯也可能引起慢性疼痛,充足睡眠能让身体减少发炎反应、调节情绪,正是缓解慢性疼痛的一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