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震珍珠班学子访世报 感谢长期援助

17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影响了无数人的生活。在大洋的另一端,无数海外华人为此揪心,世界日报迅速成立赈灾基金会,呼吁读者捐款,共同支持灾区群众;在美国爱心第二春文教基金会的协助下,这些善款被用于资助不少当地的学校和学生。17年后,几位当年的珍珠班学生和美国爱基会以及浙江省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的代表,于7日下午拜访世界日报,表达对当年援助的感激之情。

川震珍珠班学子访世报 感谢长期援助

马宏晋(左一)介绍珍珠生。(记者高云儿/摄影)

本次拜访团成员包括美国爱心第二春文教基金会执行长马宏晋、理事章瑛和褚月梅,以及资深义工明建华。此外,浙江省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王涵、以及四名珍珠班学生:辛连良、袁瑶、王国平和杨锋也随团到访。世界日报北美总管理处总经理张汉升和纽约社社长张宗智热情接待了访问团。

爱心基金会新华会使用世界日报发起的川震募款,资助了近千名珍珠生和寒梅生。(记者高云儿/摄影)

王涵表示,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基金会与世界日报携手,持续推进教育援助项目,为数千名学子提供了改变命运的机会,而世界日报的援助项目涵盖多个领域。其中,「高中珍珠生」项目共资助了562名高中生,而针对高中及大学生的「寒梅生」项目则帮助了297名学子。这些资助不仅缓解了学生的经济压力,也为他们的学业提供了重要保障。

世界日报报社和美国爱基会代表合影。(记者高云儿/摄影)

此外,世界日报在灾区设立了五所「爱心小学」,并建立了28个「爱心图书室」,其中包括在玉树地震后新设的两个图书室,为灾区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和阅读资源。

针对特定群体,世界日报还实施了多项专项援助计划,如2012年至2015年间资助了45名彝族女童完成学业,并在什邡地区特别资助了五名孤儿,一直持续至2024年。同时,世界日报也为部分乡村小学和福利院提供资助,如帮助医院改善康复设备、资助电子设备等,为边境贫困地区儿童提供长期援助。

王涵表示,许多寒梅生和珍珠生不仅自己进入了名牌大学,还积极帮助下一代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将爱心一步步传递。值得一提的是,辛连良和袁瑶作为曾经的珍珠生,如今已成为爱基会的工作人员,继续为教育援助事业贡献力量。

张汉升提到,2008年地震时,他刚刚被任命为世界日报社长,尚未来美上任。地震发生后,他在台湾积极代表世界日报,持续推动募款活动。他特别感谢爱基会的付出,并称赞创办人王建煊的品格。张宗智则表示,世界日报感谢基金会的努力,并欢迎珍珠生和寒梅生随时来访报社。

王涵和珍珠生们为世界日报带来了礼物和奖状,赞赏世界日报以及背后读者的无私帮助。她还带来了2009年受帮助孩子们亲手写的感谢卡,并将这些充满温情的卡片送给世界日报同仁。

张汉升感谢爱基会的付出。(记者高云儿/摄影)

来自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的珍珠小学师生、浙江省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及美国爱心第二春文教基金会的代表一行,拜访世界日报社。(记者高云儿/摄影)

在场的成员听取珍珠生和寒梅生的情况。(记者高云儿/摄影)

张汉升阅读孩子们亲手写的感谢卡。(记者高云儿/摄影)

王涵给世界日报报社带来礼物。(记者高云儿/摄影)

王涵带来了2009年受帮助孩子们亲手写的感谢卡。(记者高云儿/摄影)

王涵(右一)作为主要报告人,向报社介绍被资助的学子情况。(记者高云儿╱摄影)

爱心基金会新华会使用世界日报发起的川震募款,资助了近千名珍珠生和寒梅生。(记者高云儿/摄影)

avatar

知识全能王 管理员

发布了:10763篇内容
查阅文章

发布评论

验证码

QQ交谈

在线咨询:QQ交谈

工作时间:每天9:00 - 18:00
若无特殊,节假日休息

我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