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报专访市长参选人华登:独立参选挑战现状 改变政治格局
自从去年10月底宣布以独立参选人身分角逐市长后,华登(Jim Walden)便踏上了一条不同于传统政治路线的征途,现年59岁的华登从未从政,但多年法律工作让他深知市府弊病。从纽约东区法院的助理检察官到资深律师,华登长年专注于揭发政府不当行为,7日他接受世报专访,阐述施政理念与对华人社区的承诺。
不同于兰德(Brad Lander)和欧德思(Adrienne Adams)等进步派民主党人,华登将自己定位为更为中间派的选择,而这也是他以独立参选人出征的原因,「民主党一直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城市需要一位独立的中间派参选人,来整顿腐败、重建公众信任。」
市长亚当斯(Eric Adams)正面临联邦贿赂指控,刚宣布参选的前州长葛谟(Andrew Cuomo)也曾因性骚扰指控辞去州长的职务,「纽约人已经见过太多因丑闻下台的政客重返政坛,结果往往很灾难。」
在川普政府冻结联邦拨款、大力驱逐非法移民的背景下,纽约市长的职责已不限于管理城市,还需与联邦政府周旋。华登表示自己的政府将和联邦政府保持「适当距离」,「我会争取纽约市所需的资源,同时坚守我们的价值观」。 在移民议题上,华登支持遣返犯罪的无证移民,与亚当斯声称的观点如出一,但华登强调,自己「反对拆散家庭」。
对华人社区关注的堵车费,华登的态度是「强烈反对」,「政府应该透过奖励,而非惩罚来解决问题。向劳工阶层与小企业加税是错误的做法」,然而他也坦言,堵车费命运目前取决于法院,即便最后仍将继续推行,他也会设法保护收费区内的企业。
「要让小企业茁壮发展,关键是减少阻碍,吸引高薪产业,扩大市场供应,这才是降低物价的根本之道」,华登表示,承诺将减少对小企业的监管与课税,终止以配额为基础的罚款,并提供资源支持商业发展。
华登与华人社区的渊源可追溯至法律生涯初期,他的第一宗重大案件即涉及国际海洛因走私,曾引起华文媒体关注。担任检察官期间,他与澳门、泰国及香港执法部门合作,打击毒品贩运网络,「华人社区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华登表示,「这里是我职业生涯的起点,我希望确保华人纽约客的声音被听见,在市府内获得应有的代表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