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急诊风暴点燃健保炸弹 赖政府头还埋沙堆

年后急诊人潮大爆发,卫福部虽不断对医护端出利多,仍难纾解。这次起因虽是护理荒,更深层的病灶来自摇摇欲坠的健保体质,包括不敢面对的费率调整及长期不合理的给付,全民被迫吞下政府只想讨好、怯于改革的苦果。

新闻评论/急诊风暴点燃健保炸弹 赖政府头还埋沙堆

急诊壅塞已久,但卫福部从未正视问题。今年春节过后,急诊几近瘫痪,卫福部先推称是长假、疫情与天冷等因素所致,还呼吁民众不要动辄跑大医院,把责任一路往外推,却始终回避护理人力不足的事实。直到护理师上网爆料,有成大医急症病患因南部医院加护病房全满,竟被迫后送至百余公里外的成大医院斗六分院,终告不治。至此,才让政院紧急召集相关部会应变,中枢神经根本麻痺。

护理人员为何会弃守第一线战场,待遇少、工作操是主因。新冠疫情期间,蔡政府靠著「血汗医护」负重前行,享受著「岁月静好」。官员只想坐拥「防疫模范生光环」,却不给医护应有的回馈。卫福部后来虽宣布发给疫情津贴及补助,但事后医护屡遭刁难,有些津贴甚至未到位,导致疫后又一波离职潮。

长期以来,卫福部对护理加薪一再推托因循。去年7月,政院同意办理「护理人力政策整备中长程计划」,卫福部却仅针对一般急性病床发放夜班津贴,但亦不过400元至650元(台币,下同,约12.2至19.8美元)之谱。护理界警告,差别待遇势必引发日夜班护理师的隔阂,且更不该排除急诊、加护病房等护理师;但卫福部仍执意为之。

上路后,果然未能发挥止损效果。加上受限「护病比」规定,医院于是大举关闭加护及急重症病床,导致急诊病人无法后送。尽管卫福部近日紧急宣布将全面加发津贴,但为时已晚,护理师出走潮可说是卫福部一手促成。

至于医院因护理荒关闭加护及急重症病床,说穿了,也仅是顺势而为。台大医院院长吴明贤就感叹,健保给付未著重困难科别,反集中在较轻松的项目,导致医师倾向从事自费比率高的科别。根据健保给付,急诊观察床一天病房费加上护理费点数仅约900点,给付尚不及900元,都远低于美食街与停车场收益。

在健保资源长期错置下,加护及急重症病床,早被医院视为「赔钱货」。医院在现行健保总额的框架下,根本难以运作,纷纷将医疗比重挪至给付较高的门诊或自费项目,其实已违反健保「避免因病而贫、因贫而病」的开办初衷,但孰令致之?

面对急诊常态性壅塞,卫福部向来只会呼吁民众落实分级医疗,作法却只是调高大医院的重症给付标准,从未善尽宣导或教育之责,提供民众如何分流的就医指引,可谓完全失职。

这波急诊风暴,其实只是表象,折射出的正是百病丛生的健保制度。甫庆祝「三十而立」的健保,如今,已被送入加护病房。长期追踪健保财务的台北政经学院基金会董事长黄煌雄沉痛指出,健保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学者则建议应朝费率调整、改善支付制度、加速新药新科技纳保等方面改革。

但这些解方,都是老调重弹,医师出身的赖总统会不明白吗?关键是,为了怕得罪民众,政府不敢碰健保费率。赖总统选前抛出「健保点值1.1元」的政见,但卫福部长邱泰源一就任,即声称「健保费两年不调整」。事实上,如有完整配套,民众未必抗拒健保费率调整,但政府从不进行社会沟通,只能在现有总额下挖东墙补西墙,才导致左支右绌,最后是全民受害。

急诊风暴已点燃健保炸弹,赖政府还要继续把头埋在沙堆里吗?

avatar

知识菜鸟 管理员

发布了:10709篇内容
查阅文章

发布评论

验证码

QQ交谈

在线咨询:QQ交谈

工作时间:每天9:00 - 18:00
若无特殊,节假日休息

我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