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半马潮湿天气增挑战 2.8万跑者参与 不乏华人身影
纽约市半程马拉松16日开跑,共有超过2万8000名跑者参与,其中不乏华人跑团的身影;虽然当日天气阴沉、湿度大,让不少跑者感叹难度增加,但啦啦队的积极喝采也让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全新赛道的沿途美景更是让跑者们纷纷赞叹。
纽约市半程马拉松16日开跑,共有超过2万8000名跑者参与。(记者曹馨元╱摄影)
这场13.1哩的半马赛事从布碌仑(布鲁克林)博物馆起跑,途经展望公园(Prospect Park)与弗莱布许大道(Flatbush Avenue),跨越布碌仑大桥后进入曼哈顿,最终经由时报广场抵达位于中央公园的终点线。对于跑者而言,能够穿过空无一人的时报广场已经是纽约半马最吸引人的亮点,而本次赛道更是首次穿越纽约经典地标布碌仑大桥,带来更加完美的半马体验。
可惜,比赛当日天公不作美,纽约市在16日晨间被雾气笼罩,且伴有部分小雨,潮湿天气为早上7时左右开赛的选手增加行进难度。来名华人「岚山跑团」的刘知军表示,由于跑者在湿度较高的天气容易喘不过气来,跑得比较辛苦,因此,自己此次参赛成绩也并不理想。
不过,刘知军还是盛赞了纽约半马的气氛,「纽约马拉松的气氛是最好的,每四、五哩就有啦啦队在打气」;几个月前参加了纽约全马的他也认为,虽这次成绩不理想,但「比赛代练」,跑步贵在坚持。
而家住费城的侯晓冰则是第一次体验纽约半马,她感叹,「这个赛道不能再好了」,穿越布碌仑大桥时沿途的风景也让她记忆犹新。侯晓冰在疫情后开始接触跑步,南开大学毕业的她也迅速找到校友组织,经常以马拉松为契机、与南开大学跑团的好友相聚。
侯晓冰表示,跑步对于自己而言是中年危机的出口,「现在孩子也大了,自己能找到一份热爱的事情,撇开家庭的羁绊,是很能重振精神的体验」。
本次半马中,在侯晓冰途径时报广场时,也注意到有儿童在一旁的赛道跑过(The Times Square Kids Run),「当时还是很受触动,觉得马拉松也体现出了纽约这座城市的包容性」。
最终,来自肯亚(Kenya)的选手洛克迪(S. Lokedi)以1小时07分的成绩拿下女子组的冠军,而男子组第一名也由同样来自肯亚的基普昌巴(A. Kipchumba)获得,完赛成绩为59分09秒。比赛当日天公不作美,纽约市16日晨间被雾气笼罩,且伴有部分小雨。(图╱受访者提供)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