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唱响光明论 发布30招提振消费 美媒看衰:只是止痛剂
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国国务院办公厅16日公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八方面共30项具体措施,首要任务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工资增长。另外,方案还首次提及「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要多措并举稳住股市;并在文旅、养老、AI等方面加大提振消费力道,唱响经济光明论,刺激内需、提振经济。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7日举行记者会,将说明提振消费政策具体细节,发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和财政部、人社部、商务部、人行、市场监管总局等有关负责人将出席。
综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分别从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行动、消费品质提升行动、消费环境改善提升行动、限制措施清理优化行动与完善支持政策等八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增加民众收入被摆放在首要位置,提出相关举措包括,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科学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扩大劳务报酬发放规模;同时要多措并举稳住股市、促进农民增收、扎实解决拖欠帐款问题等。分析人士指出,这显示有关部门愈益重视财富效益在提振消费意欲方面的重要性。
在消费能力保障上,提出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推动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紧密对接创新链、产业链;提高医疗养老保障能力;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分层分类救助帮扶等。
在服务消费部分,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释放银发消费市场潜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扩大文体旅游消费、推动冰雪消费;优化完善区域性入境免签政策,发展入境消费;稳步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等。
大宗消费更新升级上,推动房市止跌回稳部分,要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允许专项债券支持城市政府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汽车消费方面,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壮大二手车经营主体等。
官方一口气提出30项具体措施提振消费,外界却不看好。自由亚洲电台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乏力的深层原因与大量工薪阶层民众收入不足和社会保障措施不完善有关,在「老年人生气勃勃、青年人死气沉沉」的现实中,医疗、教育、养老压力让每个中国家庭都难以大胆消费,所谓的「政府决心」似乎更像一剂经济的止痛针而已。
而在美中贸易战的阴影下,该行动方案显然只聚焦于国内政策调整,但对如何应对外部冲击却几乎付之阙如,在这些问题被真正触及前,中国经济困境恐难迎来真正的转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