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屿太阳花」特展 回顾10年抗争与全球民主浪潮
台美文艺协会(TAAC)近日在皇后社区学院美术馆(QCC Art Gallery/CUNY)举办「岛屿太阳花的省思」特展,透过艺术回顾2014年台湾太阳花运动。展览包含4900架战斗机图腾装置艺术,象征过去一年中国军机频繁跨越台湾海峡中线,吸引美国与国际观众关注台湾现状。
香港艺术家黄国才的作品,探讨雨伞运动后民主运动的变迁。(记者尤昱程╱摄影)
此次展览为TAAC十周年巡回展的最终站,过去一年已先后于曼哈顿和总督岛展出,内容涵盖太阳花运动的视觉与文字纪录,并扩展至其他社会运动与国际政治情势。台美文艺协会创办人兼执行长李美华表示,此次展览新增多件作品,从台湾延伸至全球抗争,让观者在不同时空的对照下,思考民主运动的延续与挑战。
除了台湾本地艺术家的作品,展览也纳入香港艺术家黄国才的作品,探讨雨伞运动后民主运动的变迁,以及台湾艺术家邓文贞以纤维艺术呈现原住民族群的历史处境。
展览焦点之一为台裔艺术家郭明哲作品,他以4900架战机图腾贴满展场大墙,代表过去一年中国军机扰台的次数。郭明哲表示,数字往往难以引起情感共鸣,因此他选择将数据转化为视觉冲击,使观者直面台湾面临的压力。他特意选用二战时期美军轰炸台湾时的机型,让历史与当代交错,强调战争威胁至今未曾消失。
除了政治议题,展览亦探讨移民与城市变迁。旅美艺术家郭家瑄与朱品馨以陶塑呈现台湾移民在纽约的日常,描绘身分认同与乡愁;华裔艺术家史津华的作品则描绘一名女子坐在咖啡馆内,冷眼观察世界局势,试图以旁观者视角探讨全球不稳定的社会状况。
李美华表示,在前两站展览中,许多美国与欧洲观众对台湾的现况产生兴趣,部分观众询问如果台海发生冲突,台湾该如何应对。她强调,太阳花运动不仅是台湾的历史事件,也是全球民主运动的一部分,透过艺术展览,让国际社会更深入理解台湾与其他地区争取自由的历程。艺术家郭明哲的作品「Breathing Kūshū: Visualizing the Quotidian of Conflict」。(记者尤昱程╱摄影)郭明哲特意选用二战时期美军轰炸台湾时的机型,让历史与当代交错,强调战争威胁至今未曾消失。(记者尤昱程╱摄影)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