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顿华埠寺庙遭游民破坏 社区促市府正视宗教仇恨警讯
曼哈顿华埠再次发生宗教场所遭破坏事件,一名游民18日在社区内大肆破坏五处寺庙及一处道观,砸毁寺内观音像及供品等,引发社区强烈反应;20余名居民翌日在寺庙前集会,呼吁社区为寺庙筹款,并敦促市府正视华埠承担过多游民所等不利设施的问题。
根据市警局,华埠五分局在18日早上8时接报,指包厘街(Bowery)20号「黄大仙祠」发生刑事破坏案,一名与寺庙无关的男子闯入并破坏多件财物。
抓捕纪录显示,嫌犯名为欧阳泰宏(Taihong Ouyang, 音译),现年49岁,无固定住所。警方在随后的调查中发现,他与同日凌晨发生在华埠的多起宗教场所破坏案有关。
知情人表示,欧阳在同一天,曾破坏华埠黄大仙祠、大乘寺、普照寺、嵩德寺、佛恩寺、观音寺共五家寺庙及一家道观,破坏行为包括砸碎窗户、门、破坏灯具、书架、观音雕塑等,造成损失在数百元至1万元不等。他此前未有被捕纪录,现被警方以多项罪名指控,包括不同等级的仇恨犯罪、刑事破坏和入室盗窃。
祟德寺发言人杨绳华表示,案发当日凌晨1时,嫌犯翻越寺庙后方围栏,用灭火器砸毁了观音像,5时左右又回到现场破坏供品。
华埠社区人士王镝表示,崇德寺历史悠久,数十年来一直是华埠社区信仰与文化的象征,「虽然事件令人震惊与痛心,但我们希望大家化悲痛为行动,一起募款,帮助修复受损的观音像。」
民主党第65选区领袖于金山指出,宗教场所破坏在华埠并非头一遭。于金山信奉天主教,去年10月,他常去的显圣容天主教堂遭遇袭击,彩色玻璃窗被砸毁,修复时间或达一年。「祟德寺遭袭暴露了宗教场所安全保障的严重问题,华埠自古以来尊重各种信仰,我们强烈谴责恶意攻击。」
王镝指出,近年来,华埠承担过多的游民所与社会服务机构,而市府未能公平分配资源,造成华埠社区负担过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这样的政策极为不公。」
于金山表示提出四项诉求:一是警方应加强华埠宗教场所的巡逻;二是检方需严格处理宗教破坏案件,不要再随意释放罪犯;三是希望州议会能通过强制治疗精神病患的法案;四是华埠不得再增设游民所,要求停止设立东百老汇91号游民所。
「美国是一个尊重宗教自由的国家,华埠更是对各宗教开放包容的社区。宗教仇恨事件在华埠屡次发生,已经成为警讯,社区应该团结一致采取行动,减少此类犯罪,」于金山说。
嫌犯用灭火器破坏雕塑,造成损失约为1万元。(读者提供)嫌犯用灭火器破坏雕塑,造成损失约为1万元。(读者提供)18日凌晨,一名游民闯入派克街(Pike St,)的祟德寺,砸毁寺内观音像及供品。(记者范航瑜╱摄影)华埠社区人士王镝(Jacky Wong)表示,祟德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数十年来一直是华埠社区信仰与文化的象征。(记者范航瑜╱摄影)嫌犯用灭火器破坏雕塑,造成损失约为1万元。(读者提供)18日凌晨,一名游民闯入派克街(Pike St,)的祟德寺,砸毁寺内观音像及供品。(崇德寺提供)18日凌晨,一名游民闯入派克街(Pike St)的祟德寺,砸毁寺内观音像及供品。(记者范航瑜╱摄影)18日凌晨,一名游民闯入派克街(Pike St)的祟德寺,砸毁寺内观音像及供品。(记者范航瑜╱摄影)民主党第65选区领袖于金山指出,针对宗教场所的破坏事件在华埠并非第一次。(记者范航瑜╱摄影)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