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政院拿不出政绩 卓荣泰只能亮剑求续命
民进党政府的特色之一是,施政未必有绩效,但说的一定比做的多。赖政府利用绿媒全面助攻还不够,主帅还要亲自出马作秀。在民进党的「人民是头家」宣讲会上,阁揆卓荣泰极力模仿苏贞昌拿撞球棍点大看板的威风,拿出「亮剑」指点江山。然而,因数不出自己的政绩,只能痛批蓝白乱删预算,为大罢免行动添加柴火。
在国会得不到尊重,便转进街头寻求取暖,是擅长野台戏的民进党惯用伎俩。赖政府不断向民众哭穷,但要上街讲演,经费可是一毛都不能省,这是在野党比不上的行政优势。当家快一年的卓内阁,拿不出执政成绩,只能自嘲自己是「覆议院长」,痛骂国会离谱违宪的行为。卓荣泰口才虽不如苏贞昌那般「死人都能说活」,毕竟是多年民代出身,口沫横飞功夫也非等闲。
为了表达台电千亿补助预算遭砍之苦,卓荣泰还特别穿上台电制服,以示「和台电站在一起」,演技相当细腻。但对于水电双涨,进而可能导致通膨危机的实质问题,他就束手无策了。当立委追问何以不用低价核电,非要去菲律宾种绿电,卓荣泰只能顾左右而言他地跳针说,若有新的核能技术免于核安疑虑、又没有核废料处理问题,都可讨论。
「菲律宾种电」来自经济部长郭智辉的狂想,但当经济部的报告都说每度电光运输成本就达五・五元,当场打脸郭智辉。郭智辉的信口开河,及频频状况外演岀,显示他极不胜任。此外,他无法掌握台积电赴美投资动向,又管不住部内反弹的压力锅,更频频发言失当为内阁带来麻烦。这种表现,让人难以寄望他对能源政策能拿出大开大阖的主张,遑论因应水电双涨带来的经济动荡。
经济部表现令人失望,急诊壅塞风暴也让卫福部长邱泰源的行政能力现形。在基层医护的不满累积到最高点之际,邱泰源连忙突击检查,却被指为医院配合他做假演戏,让党政高层说出重话。这也使邱泰鸿成为绿委批评对象,认为是内阁改组应锁定的对象。
内政争议无解,外在环境更形艰巨。两岸关系日益紧张,赖总统却刻意祭出国安「十七条」宣示,各部会将集中力量对准「内部敌人」,海陆两会处理两岸事务的功能形同作废。正当川普搅乱全球秩序,外交变数升高,卓荣泰却把外交无力推给「立委删国外旅费」,「难怪最近常在台北遇到林佳龙」。事实上,林佳龙最大难处是,在川普政府找不到可用的关系,在其他地区找不到能制衡中共的盟友,遑论有效「外交出击」。因此,林佳龙只能忙著接受专访或出席论坛,推销「台湾加N」理念,「内政挺台湾」变得比「外交护台湾」重要。
内阁各部会状况不断,就连院内沟通也出现协调不良问题。也因此,卓荣泰才要向国安会借将,邀马永成入阁担任政委,做「对外沟通」和「社会防卫韧性」的整合工作。但三个月来,却未见内阁争议有何改善。而烂到不可思议的官员,又岂只财经部会,卓内阁状况百出,左支右绌。这些,全被「大罢免」硝烟遮蔽,外界看不到卓内阁跌跌撞撞的危险驾驶景象。
说穿了,行政院得不到立法院支持,深层问题在施政无方,而国会删减预算只是被引导的假象。最近民调显示,有过半数国人认为内阁应适度改组,可见一般民众都看得出卓内阁表现很不称职。为此,卓荣泰只能亲自上街政令宣导,拿「抗中保台」、「大罢免」当自己的遮羞布。赖总统就职马上就是周年,卓荣泰还保得住自己的大位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