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首脑会议可能性?中学者:受日本频繁涉台海、南海言论影响

王毅将出席在东京举行的第11次中日韩外长会及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中国学者认为,本次重启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对加强中日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但目的是对冲经贸风险,不代表日本对陆政策转向;而中日韩首脑会议的可能性,仍受长期存在的矛盾制约,包括日本在美日峰会及慕尼黑安全会议等场合频繁发表涉台海、南海、东海等敏感议题言论所影响。

中日韩首脑会议可能性?中学者:受日本频繁涉台海、南海言论影响

除了22日参加第11次中日韩外长会,王毅在日本期间,还将与日本外相岩屋毅共同主持第六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这是自2023年11月以来,中日韩国外长首次会晤,也是王毅自2020年11月以来,时隔四年半首次访日。

澎湃新闻报导,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蔡亮指出,日本首相石破茂上台以来,中日最高层等管道的交流较为热络。双方正按部就班地按照去年11月中日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推动一系列务实交流,「保留沟通管道本身即具有象征价值,体现管控分歧、维持关系稳定的共同意愿。」

蔡亮指出,本次重启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对加强中日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两国外长可能按照去年11月两国元首就应对川普关税战冲击,以及环保等共同挑战发表立场,但值得注意的是,双方仍存在分歧。

蔡亮分析,中方明确呼吁日方在处理对陆经贸政策时,避免盲目追随美国主导的「脱钩断链」战略;面对中方诉求,日方则可能通过「非针对性」外交辞令对关键问题采取模糊处理,声称其政策调整并非专门针对中国,「因此,对于中日外长会所能达成的成果,我们应持合理预期。」

蔡亮提醒,此次重启经济高层对话属于「战术性调整」,目的是对冲经贸风险,尽管川普政府对日施加钢铝关税及农产品贸易壁垒,引发同盟经济摩擦,但日美安全同盟未受实质动摇。因日本作为「印太支点」的功能不可替代。这种「经济有限调整+安全强化联动」的双轨模式,本质反映日本在「要市场」与「保安全」间的战略对冲,而非对陆政策转向。

此外,关于日本外交部长岩屋毅在18日的记者会上提及,此次三国外长会议将首先在外长层面进行磋商,为力争年内在日本举行的三国领导人会议营造良好氛围。蔡亮认为,中日韩首脑会晤的可能性,应将中日关系的结构性矛盾和韩国国内政局的两重因素考虑在内。

尽管中日近期保持高层接触,但两国关系仍受长期存在的矛盾制约,蔡亮指出,主要体现在日本在美日峰会及慕尼黑安全会议等场合频繁发表涉台海、南海、东海等敏感议题言论,七国集团持续发表涉台政治声明;韩国方面,南韩总统尹锡悦虽然已被释放,但出席首脑会议的可能性很低,原因是韩国宪法法院仍可能开启弹劾程序,且选出韩国新任领导人仍需时日。

第十次中日韩外长会议于2023年11月在韩国釜山举行。六个月后,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于2024年5月在韩国首尔举行。

avatar

知识全能王 管理员

发布了:11575篇内容
查阅文章

发布评论

验证码

QQ交谈

在线咨询:QQ交谈

工作时间:每天9:00 - 18:00
若无特殊,节假日休息

我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