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之眼╱解读美国喉舌媒体收摊政治意涵

3月14日美国总统川普签署行政命令,将美国国际媒体署(USAGM:U.S. Agency for Global Media)列为联邦政府预定裁减对象;由美国国际媒体署所负责经营管理或是资助媒体机构,其中包括美国之音、古巴广播办公室(马蒂广播电视台Radio y Televisión Martí)、自由欧洲电台、自由亚洲电台、中东广播网以及开放技术基金会(Open Technology Fund)等被国际社会广泛定位为美国喉舌媒体组织,未来势必逐渐收摊结束营运。

专家之眼╱解读美国喉舌媒体收摊政治意涵

川普总统此项政治决策,受到国际社会多方批评,特别是多位曾受到不同威权政体压迫,甚至被迫流亡海外政治异议份子,人权运动支持者以及政坛与媒体圈人士,纷纷表态质疑川普决策将引发强烈负面政治效应。但亦有对前述美国政府所营运媒体抱持负面观感之特定国家政府与媒体人士,顺势落井下石公开讥讽美国喉舌媒体所面临命运。

针对前述负责表述美国对外政策,宣扬美国政治理念,因此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定为美国喉舌媒体面临收摊命运,引发如此强烈两极反应,但吾人其实必须冷静思考,若要推估与判断当此等喉舌媒体不再存在后,国际舆论生态将会产生何种变化?首先恐怕就必须检视与探讨,由此等媒体所传播报导讯息,有那些是绝对不可能被取代,并且将会随著这些媒体收摊而消逝在媒体市场。

吾人必须理解到,美国喉舌媒体营运过程是不会考虑成本利润,只要检视此等媒体透过广播或是电视频道,所曾涵盖市场有限之数十个语种,其实就可以理解到美国政府为表述美国对外政策与宣扬美国政治理念,确实是不惜血本砸下重金,针对宣传攻势预定目标对象,量身打造适当节目。

尽管现代科技发展让媒体传播更加多元,但前述美国喉舌媒体所制作节目确实是有其独特性,假若不是以此种不计成本原则支持播出,恐怕没有任何必须将本求利考量营收与成本媒体,愿意针对规模相当有限市场,制作节目投入营运。

诚然就现代媒体生态来说,有些美国喉舌媒体确实是与数家诸如美联社、路透社与法新社等国际新闻通讯社具有合作关系,有些由美国喉舌媒体所制播节目,其实亦会与许多媒体报导评论内容相当类似。但当前述美国喉舌媒体退出国际媒体市场后,有些面向确实会被其他媒体报导评论所取代,但有些节目所传播报导评论观点,就势必将消逝于无形,其他媒体亦无兴趣加以取代,整体国际舆论生态环境势必改观。

若问美国政府表述美国对外政策与宣扬美国政治理念力度,是否将因美国喉舌媒体退出营运收摊而受到削弱?其实就美国既有国际地位来说,其对外政策仍是全球关切焦点,美国政治人物表述政治理念,亦会受到国际媒体重视并加以报导宣扬,因此在国际舆论主流市场来说,基本上不受影响。

但对于长期收听与收视美国喉舌媒体冷门语种节目听众与观众来说,其就必须仰赖二手传播辗转获得其所希望获知讯息,就此面向来说,无法经由美国喉舌媒体运用其所熟悉语言制作节目直接提供资讯,其对于世界局势理解与掌握程度自然就会受到影响。

其实当前国际舆论环境与冷战时期大不相同,在冷战时期铁幕高筑资讯封锁状况下,美国媒体能够突破资讯封锁报导世界局势,自然就能够建构其地位与影响力。美国喉舌媒体在冷战后地位逐渐下滑,其实就是因为缺乏铁幕封锁资讯来拉抬与烘托其身价。进入网路资讯时代后,所有大众媒体都受到社交网路媒体严重冲击,美国各个喉舌媒体亦面临重大挑战,因此影响力也因此缩减。

另个严重弱化美国喉舌媒体影响力重要因素,其实是源自美国社会与政坛趋向极化,同时美国社会贫富差距扩大,众多社会负面形象被媒体广泛报导,再加上美国政治圈党同伐异,自由民主理念与法治运作不断浮现争议,从而影响美国对外政策说服力,亦让美国理念吸引力大打折扣。

不过就算美国喉舌媒体收摊退出国际舆论市场,其实并不会马上形成真空状态,或是很快被其他国家所支持喉舌媒体趁虚而入顺势取而代之。美国喉舌媒体能够在国际舆论市场获得其地位,有其历史轨迹;但美国喉舌媒体绝不神圣无瑕,其亦曾跨越红线涉入颠覆他国活动,甚至刻意曲解事实恶质抹黑特定对象。国家所经营喉舌媒体本来就有立场,因此遭到痛恨怨怼,完全不令人意外。

美国喉舌媒体收摊退出营运后,国际社会舆论生态势必产生变化,对谁有利?其实都很难讲。但美国政府决心要停止喉舌媒体营运,是否代表华盛顿将逐步走向孤立,降低干预国际局势企图心,仍待后续观察。(转载自联合报)

avatar

知识博士 管理员

发布了:11608篇内容
查阅文章

发布评论

验证码

QQ交谈

在线咨询:QQ交谈

工作时间:每天9:00 - 18:00
若无特殊,节假日休息

我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