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也街10号」印度裔作者用小说串连华埠历史

以曼哈顿华埠为背景的历史小说「宰也街10号」(No. 10 Doyers Street)日前问世,印度裔作者瓦萨尔(Radha Vatsal)近日在位于华埠的独立书店「Yu & Me」举办新书发布会,介绍她在创作过程中的华埠历史巡礼。

「宰也街10号」印度裔作者用小说串连华埠历史

「宰也街10号」将一名虚构的印度裔女记者嵌入20世纪初发生在华埠的真实历史背景中,讲述这名记者在调查一起与华埠知名帮派分子麦德(Mock Duck)及其女儿的案件时,意外发现当时的市长竟然有一项拆除整个华埠的计划。书中的故事发生于1900年代,除作为主角和串连者的女记者外,几乎都是真实的历史事件。甚至对于当时华埠的街道、景物和独特风情,作者都予以翔实地描述。

宰也街位于华埠核心位置,如今商业繁荣,但在20世纪初曾为华埠帮派势力交锋的主战场,有著一段血腥的历史。瓦萨尔介绍,她在写作过程中,曾多次前往华埠实地探访,将历史资料与当下的街道布局和样貌结合起来,形成一幅基于现实却又带有一些想像色彩的故事背景。

作者瓦萨尔成长于印度孟买,在杜克大学获得电影史博士学位,曾担任电影制作人、政治写手和独立记者,现居纽约。她介绍,「宰也街10号」的创作始于2017年,动机来源于她对麦德的报导和历史研究。当时她发现,有关这个传奇人物的生平、以及与他相关的历史事件令她印象深刻。

瓦萨尔回忆,当时她正在研究一起发生于有关儿童的案件,在找到一篇纽约时报1907年有关麦德与他六岁女儿的报导后,她发现,不仅麦德的故事令她好奇,当时报纸文章充满种族主义和嘲讽色彩的表述也令读者根本无法将注意力聚焦在历史事实之上。由此作为起点,她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搜寻史料,试图还原麦德的生平,以及同时代围绕在他身边的华埠历史。

瓦萨尔表示,虽然对华人文化了解不算深刻,但同为少数族裔新移民,相似的经历令她对华埠的历史有种感同身受,且不难理解。

「宰也街10号」目前仅有英文版发行,作者还将于4月8日(周二)在位于华埠派克街(Pike St)1号的「心目华埠」(Think!Chinatown)活动中心举办读者见面会。

avatar

知识菜鸟 管理员

发布了:10717篇内容
查阅文章

发布评论

验证码

QQ交谈

在线咨询:QQ交谈

工作时间:每天9:00 - 18:00
若无特殊,节假日休息

我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