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生圆梦 感谢在美华人助学捐资 接棒传承计划

台湾前监察院长王建煊2004年创建「捡回珍珠计划」,经过20年耕耘,在中国大陆开花结果。来自中国的两位珍珠生,近日专程代表同龄9万名珍珠生来美,表达对在美华人多年助学捐资的感谢,同时分享捡回珍珠计划彻底改变他们人生的经历。

珍珠生圆梦 感谢在美华人助学捐资 接棒传承计划

来自贵州的袁瑶,和来自青海的辛连良,因珍珠计划得以完成高中学业,从中国最不发达地区,走向大学殿堂。袁瑶从小生活在贵州毕节乌蒙山区,父母务农,她是家中三个孩子中的老大。2011年上高中前一年,父亲为家里多挣钱,超负荷劳作造成腰部严重损伤。袁瑶回忆,父亲受伤对全家的影响,直到她要上高中才有体会。

袁瑶以乡镇中学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县城重点高中,但开心很快结束,因为要送女儿到县城中学读书,每月生活费和住宿费,意味著父母要砸锅卖铁。「幸好当时捡回珍珠计划在我们县城开设了一个珍珠班,面向家境困难成绩优异的学生」,袁瑶说,受到这个项目帮助,她高中三年共拿到7500元人民币(约1000美元)补助,除经济上的帮助,还有很多捐赠人代表到学校来分享经验和鼓励,「让我们不再停留在当下的学习压力和短浅目标上,更向往外面的世界」。

袁瑶高中毕业成功考上上海华东政法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她在学校组织和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和其他珍珠生一起,帮助农民工子女。大学毕业后,她成为「捡回珍珠计划」传承人,学以致用,用文字记录新一代珍珠生的困境和人生变化。去年,她结婚了,先生也是一名珍珠生,两人在大学期间做公益活动认识相爱。袁瑶表示,珍珠计划彻底改变她的人生。未来,她希望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也有机会和自己一样实现梦想。

来自青海的珍珠生辛连良。(记者杨青/摄影)

从小生活在青海乡下的辛连良,很难想像有一天能够到北京上学,成为北京交通大学财务专业的一名学生。

辛连良说,他是2007年入选捡回珍珠计划。当年青海省只有一所学校开办珍珠班,他所在的县城获得10个名额,他有幸成为当地乡镇唯一的珍珠生,「除了免住宿费,每个月还有250元人民币(约80美元)的餐饮补助」,「现在回看这个计划,完全改变我的命运,我初中的同学现在基本都留在原地,但我已经从青海走到了洛杉矶」。

辛连良说,今年是为珍珠计划基金会服务的第10年,其中有7年,他在中国最贫困地区、四川彜族自治地区推广珍珠计划,条件比老家青海更差,但他在当地推广爱心小学、一个孩子一个蛋、女童班等助学项目,乐此不彼。

他说,最欣慰的是看到自己服务的地区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刚去时当地人只讲本地语言,相互沟通要翻译;但当他七年后离开时,大家已能够自如沟通。当地人居住环境也有大改变,孩子们上学的意愿和家长支持孩子上学的意愿都大大提高。洛杉矶捡回珍珠计划20年赞助人赵宇平夫妇。(记者杨青/摄影)洛杉矶捡回珍珠计划20年赞助人薛昌焕夫妇。(记者杨青/摄影)

avatar

知识小能手 管理员

发布了:12613篇内容
查阅文章

发布评论

验证码

QQ交谈

在线咨询:QQ交谈

工作时间:每天9:00 - 18:00
若无特殊,节假日休息

我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