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期间消失 湾区系统性共乘通勤现渐恢复

共乘对驾驶与乘客都有好处,驾驶人可享过桥费折扣并使用快速车道;乘客可有迅速舒服搭乘经验。但当疫情导致办公室关闭,引发人们对病毒传播担忧、尤其在车辆密闭空间,因此扼杀湾区共乘通勤模式。现在,共乘爱好人士正积极尝试恢复搭便车通勤。

疫期间消失 湾区系统性共乘通勤现渐恢复

「旧金山纪事报」报导,随意共乘(Casual Carpools)在湾区发展已有数十年,每天有数以千计人使用共乘穿越海湾大桥,这种模式于1970年代公共交通服务陷入崩溃时兴起,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组织性系统。

在尖峰时段,乘客会站在指定地点等车,通常是高速公路入口附近或交通中心。乘客们可捐一美元支付燃料费与道路过路费,驾驶会尽量避免大声播放音乐,车上乘客无须交谈。

这种交通方式的爱好人士,希望随著重返办公室可再次启动。今年9月开始,零排放汽车驾驶将无法使用快速车道,共乘动力可能更强。其他人预测,交通拥塞与过桥费压力必须降至最低点,共乘才能获得发展动力。或是,若预算问题迫使BART与公车交通系统缩减服务,共乘可以补强公共交通的不足。

共乘倡导人士尝试透过请愿、Facebook社群与线上调查,推动恢复共乘文化。软体开发人员已开发出应用程式,连线驾驶与乘客。

柏克莱加大教授沙珊(Susan Shaheen)认为,共乘是「快闪弹性交通解决方案」(pop-up transportation solution)。也有民众认为,搭便车是一种实惠方面可达到城市的方式,特别是携带许多物品的时候。

疫情导致长期关闭,导致人们失去通勤习惯,或辞去工作并改变通勤方式。即使混合工作模式盛行,因为无法正确预测交通尖峰时间,很难维持强劲且持续的共乘。必须有足够的驾驶与乘客,才能恢复这个曾经活跃的共乘社群。

沙珊认为,未来,随意共乘可能变得更正常化,并将自旧金山市区与东湾的接送地点,延展至半岛或南湾。考量共乘为环境、交通拥挤并缓解停车需求的益处,可能值得获得州与地方政府经费支持。

「大都会交通委员会」(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Commission)发言人对恢复临时共乘的整体想法,表达赞扬。但是,质疑是否可引入政府或公共资金,由于许多湾区交通运输机构面临财政困境,经费已是一大问题。

avatar

知识博士 管理员

发布了:10864篇内容
查阅文章

发布评论

验证码

QQ交谈

在线咨询:QQ交谈

工作时间:每天9:00 - 18:00
若无特殊,节假日休息

我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