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延平、沈春华的不老秘诀 练太极悟出慢活人生哲学
太极拳千变万化,讲究「放松、缓慢、圆转、平和」原则,可提高身体的柔韧度及协调性。今年75岁的导演朱延平,分享上了当代太极「漩能量」的心得:身体非常有感。他说,聚精会神伸筋拔骨,可达到神清气爽的效果;几堂课下来,走路变得轻快多了。
朱延平表示,太极拳非常适合中高龄族群,动作看似缓慢,但讲究缓慢均匀,而且蕴含了呼吸、意气,可以训练全身各肌群力量,尤其是下肢。他以太太上深蹲课程受伤为例,要选择适合的运动锻炼肌肉,太极拳的平衡性、韵律性、有氧性对老年人而言非常安全且有效。
喜爱挑战各种新鲜事的资深媒体人沈春华,有固定走路、跑步、练瑜伽、跳国标舞的习惯,去年接触太极导引课程后,发现其动作和招式可以修练心性,且放慢节奏可以让关节松活、肌肉放松。进一步接触「漩能量」,在旋转律动中启动内在能量,练了一堂课下来大汗淋漓。
「漩能量」是由具有国际太极拳裁判、国际太极拳教练资格的太极名师潘靖所创,以多年学习武术、传授太极的经验,凝炼精髓为「潘靖太极螺旋13式」。他表示,5岁跟著父亲学武,曾受教于各门派太极名师,26岁遇到太极导引名师熊卫,打开了新视窗,找到畅通身体经络的路径。
「人的身体螺旋与宇宙万物之间的螺旋必定有所关联。」潘靖指出,「旋能量」的概念是将身体的柔软旋转与宇宙的运行联系在一起,展现了「易经」中的天地人关系。练拳的时候,要让身心处在最佳的状态,全身放松让气血能量运行;过程中,身体姿势要处在最正确、最舒服的位置。
西方运动强调肌力、耐力、爆发力、协调、平衡;东方武术走的是外练手眼身法步、内练精神气力功,细微之处需要习者自行参悟。潘靖融合东、西学的核心,归纳成「太极螺旋13式」,每个人可依自己的节奏和力量,以轻松的招式松开扭结滞闷的身体,将能量传到四肢末梢。
现代人久坐滑手机、打电脑,容易导致肌肉僵硬酸痛、驼背与圆肩。潘靖表示,在教学过程中,看过太多学员因脊椎长期被挤压、五脏六腑郁结,甚至年纪轻轻就五十肩、手臂沾黏等毛病找上门。他强调,太极拳是一种由内而发的武术与运动,能让全身肌肉、关节自然放松,身心灵自然会发挥出一种劲道。资深媒体人沈春华表示,接触太极拳「漩能量」之后,在旋转律动中启动内在能量。(记者廖静清/摄影)出身武学世家的潘靖,开宗立派创立「漩能量」。(记者廖静清/摄影)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