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贸易政策新趋势:回归在地化、高价值生产企业将受青睐
尽管总统川普的贸易政策被经济学家与分析师形容为介于愚蠢和混乱之间,但巴隆金融周刊(Barron's)分析,若断然全盘否定,反而可能错失一些能带来投资机会的重大潜在趋势,回归在地化、高价值生产的制造业将受到市场青睐 。
曾在18、19世纪流行,筑基于保护主义和在地化制造的重商主义,正在度凌驾于数十年来鼓吹自由贸易和低成本制造优点的正统经济学理论之上。
美国2000年约有1,700万名制造业工人,如今制造业劳工降至不到1,300万。在中国2000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时,中国的全球制造业占比约为10%,美国占约25%。如今,中国占比已接近30%,美国则已降至15%。
除了就业品质,对中国的过度依赖也是美国重新思考制造业的原因之一。川普第一任期的商务部长罗斯(Wilbur Ross)说,「全球化完全过头了」。过去几十年来,全球企业执行长都在追求降低劳动成本,现在正寻求将供应链脆弱性减至最低。
投资管理公司GMO新兴市场股票主管狄维查说,在川普去年11月二度入主白宫之前,新冠肺炎已将「近岸外包」和「双重产能供应」等名词带进制造业,但「低阶制造业…算了吧。要回流应该是智慧财产权和高资本支出。」回归在地化、高价值生产,有利于建造工厂、发电厂和提供工厂运作自动化技术的企业。
川普提高关税不利于依赖外国劳动力的公司,从去年11月5日美国大选至上周五为止,Nike股价已跌掉13%;汽车业也将因加拿大和墨西哥产品可能被征收25%关税而陷入动荡。但一些产业受创可能不足以让川普政府做出重大转变,因为去全球化正在成为新显学。
上一篇
与川普阵营走太近 加州州长纽森Podcast惹怒民主党人
2025-03-24
下一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