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赖总统的大法官 要抗中或护民主?
赖清德总统最新提名的大法官人选出炉,不仅拟由从未担任法官的高检署主任检察官蔡秋明出任司法院长,在有关大法官人选的考量与期许上,也表达对国安案件的特殊考量,而非著重对被提名人宪法意识、维护人权的表现。这样的布局,是想把理应守护中华民国宪政体制的大法官,摆弄成抗中保台的应和者。
从名单不难看出,这次提名的两个「安全」思维。其一,是记取前次提名教训,避开高度争议性的人选,改打安全牌;其二,是强调对国家安全的重视。大法官提名审荐小组召集人副总统萧美琴在说明提名考量时,除守护自由民主宪政制度外,更罕见提及要提升国安案件专业能量、确保国家安全;在回应时也提到,近来中共积极渗透,国安相关案件,宪政机关有共同责任。
对于选择蔡秋明与最高法院法官苏素娥出任司法院正副院长的原因,府方特别提及两人过去都曾参与拉法叶舰军购案,对台湾追讨不法所得有重大贡献,能带来切合司法体制运作的实际需求。拉法叶案是贪污弊案,也是国安案件;种种说明都看到,赖政府连挑选大法官都有抗中的国安考量。
但这样的理由,是否就是适合的司法院正副院长?两位被提名人确实对追讨拉法叶舰案佣金有功;但前总统陈水扁曾宣示对拉法叶舰案「不惜动摇国本也要查到底」,还成立特调小组,包括雷学明等多位海军将官遭到羁押、起诉,官司缠讼多年,结果却是无罪确定,谁来还当事人公道?
全案在司法侦审过程争议不断,蔡秋明当年成功争取从瑞士带回汪传浦、郭力恒等人的海外帐户资料,但相关资料曾被民进党拿去做选战操作。如今总统府拿蔡、苏两人为国家追回佣金的理由,透过特定媒体操作为「除弊双侠」,不仅矮化了首席大法官格局,「除弊」更不是大法官的重点;难怪民众党主席黄国昌质疑赖总统是要回到「审检一家亲」的年代吗?
赖清德期盼大法官提升国安案件专业能量,是历任大法官提名中,首度把国安案件纳为重点思维。萧美琴更说,很多国家如今也同样面临民主法治的挑战。
确实,川普重返白宫后,与联邦法院的紧张关系不断升高,不管是大规模裁员或是快速驱逐移民的行政命令,都陆续被法官喊卡。华府联邦地方法院法官波斯伯格日前对川普下令驱逐委内瑞拉黑帮出境一事叫停,因为执法引用的是过去仅在战时适用的「外国人与煽动叛乱法」;这惹怒了川普,要求弹劾波斯伯格。
但首席大法官罗伯兹公开表态反对川普的主张,声明强调美国的三权分立价值,宣称「两个多世纪以来,弹劾不是对司法判决分歧的适当回应」;由共和党小布希总统提名的罗伯兹,面对同为共和党的强势总统,仍能挺身捍卫司法独立,维护宪政,让各界看到美国大法官捍卫民主法治的勇气。
民众对这样的情况应该很有既视感。赖政府一纸命令就滥权要求所有公务员、国立大学教授、甚至财团法人员工具结没有大陆身分证、居住证;批评政府的言论随时可能被查水表、扣红帽;对于两岸交流,无论是学术、宗教、甚至人民旅游,都设下重重限制,其中不乏涉及人民的言论、迁徙、居住自由等基本权利。
赖政府的重重国安限令,未来引发的宪政争议绝不会少,包括两岸关系定位问题。这波大法官被提名人被总统赋予国安重责,未来能否真正守护宪法、保障人权,让司法成为维护民主台湾最坚强的后盾,有待立委们好好审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