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亚理工亚裔教授 发明监测电解质奶嘴
乔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Tech)研究团队,发明了全球第一个能够持续测量婴儿电解质浓度的奶嘴。团队负责人、该校Woodruff机械工程学院韩裔副教授吕云宏(Woon Hong Yeo,音译)表示,他相信这将彻底改变新生儿护理。
吕云宏向亚特兰大宪报(AJC)表示,此奶嘴使用膜感测器来分析婴儿唾液,从而得到连续的数据,有助于尽快发现健康问题,并帮助临床医生更好了解新生儿健康状况。该装置具有微流体(microfluidic)通道,可收集唾液,同时监测钠和钾离子。
这款奶嘴还整合了无线技术,与蓝芽相容,可向智慧型手机和平板电脑即时传输资料。该产品的另一特点是提供了一种替代了传统抽血的无痛方法。
乔治亚理工可穿戴智能系统和医疗中心(Wearable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Healthcare Center)研究教授金宏中(Hojoong Kim,音译)表示,「为了让奶嘴实现无线化,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膜的超薄电子电路。用技术将其电路做得非常薄和松软,因此它非常灵活和柔软,可以安装在几乎任何表面。」
制作奶嘴对吕来说是个大开眼界的经历,他在职业生涯中先前从未直接接触过新生儿健康相关领域。而在了解到这领域缺乏非侵入性监测系统后,他在儿科科技会议上提出了这个概念。
透过与亚特兰大儿童医院(Children's Healthcare of Atlanta)和儿童施莱纳斯医院(Shriners Hospital for Children)等机构的合作,吕云宏投入了许多精力和资源研究为患者提供设备和更好技术。制作这款奶嘴也让他有机会与更多的患者父母和家人交谈,透过这次经历也让他学到了很多东西。
吕表示,研究团队希望未来这项技术能扩展到新生儿照护以外的患者,尤其是年龄较大的儿童。他说,使用唾液来测量重要生物标记的应用也有机会大大扩展,他说「这只是一个开始。希望将这项技术与其他电传感器和系统(electrical sensors and systems)结合,以早日实现全面健康监测。」该奶嘴装置由几个关键部件组成,包括柔性感测器(flexible sensors)、薄膜电路(thin-film circuits)和用于制作微流体通道的晶圆(a wafer for making microfluidic channels)。(该校网站)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