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精英运动员资助增8.3% 成年队每月升至1286美元
去年港府施政报告提出检讨运动员直接资助机制,及成立委员会督导运动医学及运动科学发展等。文体旅局24日公布精英体育项目资助机制检讨重点,因应精英体育发展需要及个别项目独特性,「弹性处理」获资助条件,桌球及网球未来两年获保留为「A级」精英体育项目、残疾人保龄球(肢体残疾)保留为「B级」,至于精英运动员资助机制,4月起所有精英运动员直接资助额增8.3%,多个体育总会称欢迎。
明报报导,中国香港桌球总会主席罗永聪称,方案解决桌总当下困局,为新一代青年球员「打下强心针」,「现在松一口气,但不是无后顾之忧」,在两年后检讨前会继续争取成绩。
报导,局方公布4月起,包括残疾运动员在内的所有精英运动员,直接资助额增加8.3%。翻查体院官网,目前成年类别、于奥运或世锦赛取得奖牌的全职「精英甲+」运动员,每月可获4万4500元(港币,下同,约5724美元)标准资助额,调整后可获约4万8190元,增3690元。针对资助门槛最低的成年队,标准资助额由每月7130元升至1万元(约1286.3美元),增幅四成。体院亦将为精英残疾运动员成立成年队,期望吸引更多残疾者投身运动员行列。
据报导,身兼文体旅局下体育委员会主席的局长罗淑佩24日主持委员会会议后公布部分检讨重点。她称,昔日要求桌球在内的精英运动项目,在过往4届及未来两届共6届,最少3次成为奥运或亚运项目,惟这是由奥委会或亚奥理事会决定,而非属会或运动员,「可能会有些无奈情况」,故修订为由1997年以「中国香港」队名义参赛起,至少3次成为或即将成为奥运或亚运项目。
报导,桌球在1998至2010年间四度成为亚运项目,4月起可保留为A级项目。罗淑佩表示达标不容易,但相信能提供弹性,让运动员有努力目标。
报导,目前「A级」项目获全面资助,「B级」项目则按情况及需要而定,运动员成绩每两年检视一次,罗淑佩透露,最少8个成绩理想项目4月起获升级为「A级」或「B级」。被问日后会否再弹性调整准则,她相信「绝对可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