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文森号千里驰援中东 环时:暴露美国航舰捉襟见肘
美国日前宣布抽调在西太平洋活动的卡尔文森号航舰打击群千里驰援中东,以加强对胡塞武装的打击。环球时报指出,此次调动连带影响了美国航舰的后续部署计划,暴露出美国航舰当今捉襟见肘的处境。
美联社报导,自从美国总统川普下令从15日起对叶门胡塞武装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以来,美军空袭已造成上百人死伤。胡塞武装表示,将以「进一步升级」的行动予以回应。
当地时间23日晚,美军对叶门北部萨达省和叶门首都沙那发动多次空袭。胡塞武装则宣布,对以色列的班古里昂机场和位于红海的美国海军杜鲁门号航舰打击群展开军事行动。
据美国媒体统计,目前美军对胡塞武装的空袭主要由部署在红海的杜鲁门号航舰打击群承担。从该航舰起飞的「超级大黄蜂」舰载战机和「咆哮者」电子攻击机对胡塞武装控制区的数十个地点成功实施空袭,摧毁多个弹药基地、飞弹发射阵地和储存仓库。
在此背景下,五角大楼宣布强化在红海的航舰部署。据两名美军官员透露,美国国防部长赫塞斯命令杜鲁门号航舰打击群将其部署时间至少延长一个月,而正在西太平洋活动的卡尔文森号将在未来几周内与杜鲁门号会合。
环球时报指出,这是美国六个月内第二次同时在该地区部署两个航舰打击群。值得注意的是,接到调动命令时,卡尔文森号正在东亚海域,与韩国和日本举行联合演习。
韩联社称,包括卡尔文森号在内,韩美海军和日本海上自卫队17日至20日在济州以南的公海实施海上联演。美联社称,即便卡尔文森号立即出发,也需要两到三周才能抵达中东地区。
美国海军学会网站的资讯显示,当前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部署有卡尔文森号和华盛顿号两艘航舰,但后者最近一直在驻日美军横须贺基地修整。为填补卡尔文森号离去后在西太平洋地区造成的「美国航舰空白」,美国海军决定派出现役最久的尼米兹号航舰。
美国《新闻周刊》24日援引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下辖的第三舰队声明称,尼米兹号已于21日离开母港,并随其航舰打击群一起前往西太平洋地区进行「定期部署」。《新闻周刊》称,此举是为填补卡尔文森号离开西太平洋前往中东地区而产生的力量空白。
环球时报指出,尼米兹号已服役50年,在完成这次部署后,将于2026年退役。事实上,尼米兹号早该在数年前就退役,但由于美国可用航舰捉襟见肘,不得不多次延长服役时间。
更让美国海军担心的是,尼米兹号的退役只是开始,未来数年内还有多艘同级航舰接近服役寿命极限,但后续4艘福特级航舰的建造进度却很慢,很可能出现老化的尼米兹级航舰已经无法延寿、新建的福特级航舰又难以使用的「青黄不接」。
报导引述美国海军学会网站的统计显示,当前美国可用航舰仅剩杜鲁门号、尼米兹号和卡尔文森号,华盛顿号和福特号并不能立即出动,其余航舰都处于维修或等待维修的状态。因此,美国虽号称拥有11艘航舰,但平均服役时间偏长,每次部署后都需要更多的维护时间,而美国「糟糕的造船业」又加长了美国航舰的维护周期,这是美国海军当前困境的原因之一。
中国智库「南海战略态势感知」25日发布「2024年美军南海军事活动不完全报告」也指出,美军常态化在红海及其周边维持著至少一个航舰打击群,印太司令部辖区的部分航舰打击群被抽调前往中东进行支援,将使得美军南海及西太的航母力量出现一定程度的紧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