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教育数位化30年 学生表现下滑 纸本教科书翻红

被视为「教育先进国」的芬兰,曾积极推动数位化学习,甚至在中学普及电子教材。但根据日媒「读卖新闻」报导,近年来随著学生成绩下滑及注意力下降等问题浮现,当地政府与学校开始重新评估政策,并逐步恢复使用纸本教科书。

芬兰教育数位化30年 学生表现下滑 纸本教科书翻红

芬兰自1990年代起推行教育数位化,并在2000年开始的国际学习成就评估(PISA)中表现优异,在全球阅读、数学及科学多领域曾名列前茅。但从2022年开始,芬兰学生的PISA成绩表现明显下滑,排名跌至阅读第14、数学第20、科学第9。教育部长坦言,教育体系无法完全适应快速数位化,必须重新检视方向。

芬兰小城里希马基(Riihimäki)曾是教育数位化的先驱,当地中学约十年前开始推行「一人一台笔电」政策。但在2月下旬时,英语和数学等科目已重新采用传统教科书与笔记方式授课。一位14岁的学生表示,纸本比电子书更容易理解,学习效果较佳。该市教育长则指出,过去每周超过20小时的电脑学习,使学生专注力下降,情绪变得急躁,引发全国担忧。在2023年底,该市也针对中学生、家长及教职员约2000人进行问卷调查,有七成家长和八成老师希望恢复纸本授课。

在2022年的PISA中取得三项第一的新加坡,也在2023年时决定不让小学生使用电子设备,因担心数位设备会影响孩子身心的发展。

芬兰和新加坡的经验显示,教育数位化并非万灵丹,过度依赖科技可能适得其反。随著这些学校逐步恢复纸本教材,或许在数位与传统学习方式间取得平衡,才能确保学生能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avatar

知识菜鸟 管理员

发布了:10709篇内容
查阅文章

发布评论

验证码

QQ交谈

在线咨询:QQ交谈

工作时间:每天9:00 - 18:00
若无特殊,节假日休息

我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