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故事走读串联文化地景 学生当记录人「拍片说家乡故事」
台湾台南市教育局推动「家乡故事绘本走读计划」,以「亲子共读」为主轴,串联南区、佳里、麻豆、善化、大内区等区内特色路线,透过亲子共读、社区踏查与影片创作,让学生从故事中出发,转化为家乡文化的记录人。
计划分「亲子组」与「校园团体组」,广邀南市国小三年级至国中学生组队参加,并拍摄短片做为创作成果。学生可从三条指定走读路线中择一参与,包括南区「欢喜迺湾里 大呷古早味」、佳里区与麻豆区的「斗闹热」艺阵文化之旅,以及善化与大内区的「酪印幸福」农食文化探索,或从已出版的绘本中选择走读路线。学生透过导读、实地踏查与影像纪录等历程,培养观察力、表达力等素养。
西港国中学生以「甘味」为主题,走读南区「欢喜迺湾里 大呷古早味」路线中的在地美食场景,走访甜圆饮冰室、莲华素食与甘味囍饼蛋糕店,透过镜头记录美食背后的故事与人情。他们不仅品味味道,更以创意方式访谈与记录,将地方文化转化为富有温度的影音作品。
和顺国小学生走读该校「行哟!走圣火」绘本路线,走访保安宫、美食商家与台湾历史博物馆。他们以摄影及文字记录社区的变迁与文化风貌,学习从观察转化为表达,逐步培养叙事与影像语言能力。
南区「欢喜迺湾里 大呷古早味」路线出自于绘本「喜事竹梦」、「走揣湾里啥物味」、「走揣湾里古早味」;佳里与麻豆的「斗闹热」艺阵文化之旅,出自于「奉中奇缘」、「蜈蚣治水」、「谢厝寮的金狮阵」、「寻循善柚」等绘本。
善化与大内区的「酪印幸福」农食文化探索,出于「夏天幸福的『酪』印」、「阿成的外婆家」、「牛铃若响」、「酪印幸福」等绘本,学生除参与走读,也拍摄活动历程参与评选,透过阅读、实境、创作的整合实践,让学生在踏查中看见文化、在阅读中培养自信、在创作中发声,进一步让家乡故事持续传承。
儿童家乡故事绘本创作已出版88册,涵盖全市36个行政区,今年将达成「区区有绘本」的目标。教育局长郑新辉表示,此次走读活动是深化绘本应用的延伸实作,透过阅读、探索与创作三位一体的学习历程,不仅让孩子认识地方,更以行动参与家乡文化的保存与传承。台南市教育局推动「家乡故事绘本走读计划」,让学生从故事中出发,转化为家乡文化的记录人。(记者郑惠仁/摄影)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