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视角审视中国风 大都会博物馆新展登场
曼哈顿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即日起推出名为「怪诞之美: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中国风」(Monstrous Beauty: A Feminist Revision of Chinoiserie)的展览,从女性主义角度探究欧洲瓷器,呈现东方美学是如何影响西方艺术、设计与生活。
据MET介绍,17世纪以来,来自中国的瓷器在欧洲引发「中国风」(Chinoiserie)的装饰风潮,揉合了欧洲对东方的幻想与迷思,以及社会对女性、两性与种族的新兴想像。为此,该展览探讨瓷器如何塑造过往欧洲女性的身分,并探讨亚洲女性长期以来被构建的刻板印象。
馆方希望此次展览能够打破将中国风视作与现世无关、纯粹无害的幻想,批判与重审该风格中蕴含的态度,展现如何将负面的刻板形象,重新诠释为女性力量的象征。
以女性主义视角审视中国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新展开幕。图中为Monster: Black。(摄影╱Eileen Travell╱The MET)
MET执行长霍林(Max Hollein)表示,展览探讨了18世纪欧洲中国风多面向的影响,不仅聚焦艺术之美,也突显出此类艺术形式,是如何反映、扭曲甚至影响女性身分在各个时代的形成与认知。观众将重新审视历史,并对过去产生全新的理解。
欧洲雕塑与装饰艺术部副策展人穆恩(Iris Moon)则指,展览是一场对过去负面论调的「必要解构」,并「重新讲述中国风的历史。」
以女性主义视角审视中国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新展开幕。中庭为艺术家李受径作品。(摄影╱Eileen Travell╱The MET)
本展览囊括近200件历史与当代作品,时序自16世纪的欧洲艺术,横跨至现代亚洲及亚裔女性艺术家之装置创作。在展览区域中庭,呈现有艺术家李受径(Yeesookyung)以「金继」(Kintsugi)修补破碎瓷器,并塑造成「怪物」般的造型。
展览还包括一件由艺术家张怡(Patty Chang)创作的新作品「深渊」(Abyssal),其为一张以未上釉生瓷土打造、遍布洞孔的全尺寸按摩床。展览结束后,该作品将被沈入太平洋海底。张怡指,希望以此探讨生命的延续、再生与转变,并唤起对2021年亚特兰大枪击案中六位遇难亚洲女性按摩师的集体记忆。
该展共设有五个主题展区,包括海上贸易与初抵欧洲的瓷器、英格兰女王玛丽二世与中国风收藏、茶文化与欧洲的文明想像和瓷偶塑造的女性形象等,以阐明瓷器作为深具政治色彩的材质,是如何改变女性的生活。该展览将持续至8月17日(周日)。MET新展聚焦中国风对欧洲影响,图为18世纪早期的瓷杯与瓷碟。(摄影╱Peter Zeray╱The MET)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