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医师荒 赖清德:健保应不同工不同酬

健保成立满30年,现有制度造成护理师、急重症医师出走,赖清德总统29日表示,健保长期给付分配不均,今年大学申请入学,罕见出现牙医系分数高于医学系的现象,要改善现况,健保应朝「不同工、不同酬」给付。健保署回应,现行已投资40多亿(新台币,下同)提高急诊给付,现正研议将医师诊察费,纳入不同工、不同酬概念,按难易程度给付。

抢救医师荒 赖清德:健保应不同工不同酬

赖清德表示,健保推动30年,让医疗普及人人都能看病,但这30年也衍生出许多问题,健保财务面临困境,医疗现场不只护理师流失,连医师也缺人,今年牙医系的录取分数已高于医学系,长此以往,过去医师的第一志愿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都将招不到人。

曾有一名享誉国际的外科医师,执行10多个小时手术,最后健保给付仅有6到8万元,赖清德说,原以为以该名医师的能力与付出,至少能拿到10到20万元的报酬,如今健保给付制度是「不同工、同酬」,此方式让给付失衡,衍生出各科招不到人的现象,他喊话健保署应推动「不同工、不同酬」,才能永续面对下个健保30年。

健保署长石崇良表示,不同工、不同酬可分两面向改革,第一是针对医疗人员执业的地域差异,若在离岛地区执业,给付增加3成,并保障于偏乡执业者的健保点值;第二是针对不同的科别,评估付出心力的差异,如在急重难罕的科别,提高健保给付,日前健保署已投资40多亿,提高急重症的支付标准,小儿科也将评估提升点值。

石崇良说,目前已透过「医疗服务资源耗用相对值」(RBRVS)搭配健保财务状况重新做检讨,医疗服务资源耗用相对值是指,医疗人员要付出的相对劳力、代价、训练作为评估基准。

另外,健保署将把「不同工、不同酬」的概念,首度纳入「医师诊察费」中,过去诊察费并未思考到诊察疾病的困难性,现正研议将其分为「一般诊察费」与「复杂诊察费」两种型态,4月将界定哪些科别较易面对复杂且难诊断的疾病,优先列为「复杂诊察费」的给付对象。

前健保局总经理张鸿仁表示,医疗执行相对价值,美国早有研究,外科医学会甚至在20年前就作为提升手术给付的界定方式,调高困难科别的给付,重点在执行与如何做好资源分配,政府愿意正视并且动起来,才能逐渐改善急重症与复杂手术的给付失衡问题。张鸿仁说,真正关键在「开始调整」,没有开始动作,对医界都没有实际帮助,行政院与健保署有责任提出具体改善方案。

avatar

知识全能王 管理员

发布了:9804篇内容
查阅文章

发布评论

验证码

QQ交谈

在线咨询:QQ交谈

工作时间:每天9:00 - 18:00
若无特殊,节假日休息

我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