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警告:嚼口香糖 恐吞下数千颗塑胶微粒
洛杉矶加大(UCLA)研究指出,咀嚼口香糖,可能会将数千颗塑胶微粒释放到口腔中,并随著唾液吞下肚。
纽约证券交易员嚼食口香糖。(路透)大联盟职棒选手嚼食口香糖。(美联社)
新闻周刊(Newsweek)报导,UCLA研究人员利用实验观察聚合物零食可能释放多少塑胶微粒。
小于5毫米的「微塑胶」(Microplastic)和小于0.001毫米的「奈米塑胶」(nanoplastic)颗粒在环境中无所不在,人们可能随著食物,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吃下肚。
这些颗粒存在各种身体器官当中,包括大脑、肾脏、肝脏、胎盘和睪丸,科学家估计,人类每年可能吃下数万颗塑胶微粒。
科学家担心微塑胶对健康造成危害,论文作者穆罕迪(Sanjay Mohanty)表示,「我们不是要吓人,此研究并无人体实验,但我们想知道生活中会接触到哪些为塑胶」。
此研究受试者为UCLA博士生丽莎‧洛威(Lisa Lowe),她咀嚼五种天然口香糖和五种合成口香糖,每种各嚼七片,研究人员采集她的唾液并进行化学分析。
天然口香糖由植物为聚合物制成,如糖胶树胶或其他树液,而合成口香糖则使用石油为主的聚合物制成。
第一次实验中,洛威咀嚼每块口香糖四分钟,每30秒采集一次唾液样本,直到最后用清水漱口,相同的过程重复七次。
第二次实验以同样方式收集重复的唾液样本,以便在20分钟的咀嚼过程中进行单独分析,确定每块口香糖中释放微塑胶的速度。
结果显示,一公克口香糖平均会释放100个塑胶微粒,部分品牌甚至会释放超过600个,而一般口香糖的平均重量为1.5克。
研究人员指出,每年嚼约180片口香糖的人,可能会摄入约3万个塑胶微粒。
该团队利用显微镜与红色染剂,测量每组采样微塑胶颗粒的数量,并透过「傅立叶(Fourier)转换红外光谱」分析其化学成分。
研究人员指出,这种方法有其限制,只能识别超过20微米的微塑胶颗粒,表示更细小的微塑胶数量可能被低估。天然口香糖由植物为聚合物制成,如糖胶树胶或其他树液,而合成口香糖则使用石油为主的聚合物制成。图为超市货架上的整盒包装口香糖。(路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