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卖港口 港媒:北京可祭国安法 审查期或逾半年
香港首富李嘉诚旗下长江和记实业(长和)出售港口掀起风波,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日前表示将依法进行反垄断审查。大公报3月31日持续发文并引述专家称,审查不仅依据反垄断法,还可结合国家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评估港口系统资料安全风险,防范「地缘政治博弈」对航运的潜在威胁。
李嘉诚。(中新社)
长和原定4月2日与美国贝莱德为首的财团签署巴拿马港口的交易协议,国家市监总局3月28日表示将依法进行审查,保护市场公平竞争,并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同日传出长和已推迟签约。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3月31日称「注意到有关报导」,并强调中方一贯坚决反对利用经济胁迫、霸道霸凌侵犯损害他国正当权益的行为。
全国政协委员王明凡表示:「我们需要清楚知晓,涉及战略资产的交易必须建立好维护国家安全的防火墙。」
中央社报导,据中方法规,只要对中国市场竞争产生重大影响,中方就有权审查,期限为180天,也可能延长。审查结果可能是「附条件批准交易」或者「禁止交易」。
大公报引述反垄断领域专家、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苟博程解读,这项审查符合中国反垄断法的域外管辖原则,根据该法第二条,境外垄断行为若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中方有权管辖。
苟博程又称,此次长和交易虽涉及境外港口,但可能透过国际航运链条影响中国船公司营运成本及供应链安全,因此符合域外适用。他并称,审查不仅依据反垄断法,还可结合国家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评估港口系统资料安全风险,防范地缘政治博弈对航运的潜在威胁。
港澳办3月31日再度转载大公报文章,强调「大义面前无小事,长和应三思」。内容引述香港政商界人士说法,指长和交易「非一般买卖」。长和股价3月31日开盘一度重挫4.5%,收盘跌幅收窄至3.1%。
香港经济日报报导,摩根大通表示,因地缘政治影响不断上升,对长和延迟潜在交易并不感到意外。北京当局可能从反垄断法或从国家安全方面出手阻止交易。
另据文汇报报导,多位香港政界人士及学者表示,若美资财团取得重要枢纽港口,可能藉智能调度系统获取中国货轮敏感数据,甚至采取歧视性措施,影响中国航运的效率与成本,损害中国国家利益。他们支持国家监管部门依法审查有关交易。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