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80年特展 老兵忆战争残酷 吁保卫和平

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寻找80年前的一位青年—『青年军』成军80周年特展暨系列活动」正在台北市中山堂展出。在3月30日的记者会上,青年军「独立宪兵团」的98岁「老兵」潘长发受邀出席,他说,他曾见过韩战后的景象,特别强调战争的残酷性,国人应努力保卫得来不易的和平。

抗日战争胜利80年特展 老兵忆战争残酷 吁保卫和平

另有两位「青年军」老兵到场,分别是207师的102岁老兵李庆荣伯伯,与曾参加过金门保卫战古宁头战役201师「老兵」102岁的刘发贵伯伯。刘伯伯表示,在战斗过程中,他的右眼被前方砲弹打起沙石打伤,第二天后送台湾,住了近一年的医院,但视力也从此不行了。

「寻找80年前的一位青年」特展,是由台北市感恩协进会主办,中兴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李君山会上表示,他也是「青年军」二代,父亲是206师,他刚好是历史研究者,又研究军事,所以特别有感,就历史角度说,台湾是一个好地方,很「干净的地方」,希望这样的平安,能够再保个30年、50年。

李君山说,台湾过去打过最大的一次战争是1895年的「乙未割台」,日本人武力征服台湾,之后其实没什么战争,1949年后,因为在台湾海峡、在金门「打赢了」,也才有目前的和平,现在讲战争其实都是很严重的,「老人家都会很难过」,他也希望千万不要因为政治,把「假的玩成真的」。

30日另一场主讲「青年军与东北内战」的杨维真教授表示,他父亲是青年军第209师,参加过八年抗战与四年内战,「人生最精华的12年都在战场上度过」,30岁才来台湾,经常对儿女说「人生像是浮萍」,也不知道为什么活下来的是自己。

杨维真表示,他印象很深刻的是,小时候晚上睡觉,都会听到父亲在喊,一直在喊,喊什么不知道,后来有机会接触到一些长辈,才知道很多都有相同情形,这些都是经历战场后的创伤,只能说「百战之后活著的是侥幸」。

杨维真表示,因为在战场上侥幸活著,所以必定有「任务」,就如同潘长发伯伯一样,用一己之力,推动高雄凤山兴建「七七抗战胜利纪念碑」,相信这也是一种救赎。

30日到场的台北市议员秦慧珠也表示,老兵凋零,青年军有这么多的历史,更要保存历史,她自费做了两支影片,也「希望今天是一个开头」,让后代都可以知道过去的这段历史,让大家都记得他们。

台北市感恩协进会理事钟蕾妮表示,展览内容涵盖青年军从号召、抗战、复员、第二次召募、国共内战、保卫台湾到来台建设的各个阶段、相关文物,主要由中国青年军协会和国民党文化传播委员会提供,希望透过图文、实物展示及口述历史影片,完整呈现青年军的历史贡献。

avatar

知识博士 管理员

发布了:12276篇内容
查阅文章

发布评论

验证码

QQ交谈

在线咨询:QQ交谈

工作时间:每天9:00 - 18:00
若无特殊,节假日休息

我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