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回收新规上路 华人:宣传不足 多人不清楚具体要求
纽约市强制厨余垃圾分类的法律从4月1日起开始正式执行,违反规定的业主将被罚款25至100元;不过,根据本报采访到的多名居民或房东反馈,新法的推广力度不足,很多人根本不了解具体要求,而且在实践中也存在诸多困难。
根据要求,纽约市民须将可用于堆肥的有机物,包括厨余垃圾和草木树叶等,使用专门的棕色垃圾桶单独堆放,不能与其他类型的垃圾混在一起,而市政工作者会每周定期收取。
根据市清洁局发布的指南,需要单独堆放的垃圾包括厨房产生的食物残渣、剩饭以及被食物污染过的纸质包装,包括纸巾、茶包、咖啡滤纸、纸盘或纸盒等,在庭院中清理出的草、树叶、细小树枝等有机物也属于需要单独堆放的品类。
在皇后区拥有独立房屋的华人王先生在受访时表示,他在新规上路前,通过新闻媒体有所耳闻,但并不了解具体规定,虽然新规已经上路,但依旧感到困惑,不知具体该如何操作。而无论是市府还是社区,都从未给过他相关的通知或宣导。不过,政府对收钱的事倒是比较用心,他此前已花50元买了一个专用的垃圾桶,但由于对政策了解不多,因而至今也还堆在院子里,没有启用。
在布碌仑(布鲁克林)租屋的冯女士透露,她的房东对接连不断的垃圾新规感到困惑,印象最深的只有不停在买新的垃圾桶。房东在新规生效前没有对她下达新的指示,所以她与室友目前也还是按照原有的分类规则,仅将可回收物单独堆放,尚未开始分类厨余垃圾。根据她的观察,她所在的整条街上也还基本没有见到积极响应新规的家庭。
根据规定,八户以下的小型物业主如未能遵守厨余分类要求,首次将被罚款25元,而大型物业业主的罚款额则为100元。不过,曼哈顿华埠的华裔业主Brian Chin表示,他们并没有权力强制租客做什么,因此,未来如果租客未遵守规定,只能由房东承担罚款。为了应对新法,他已花费了不少金钱购置垃圾桶,还逐户通知租客,「呼吁」他们协助遵守垃圾分类法律,「这有点荒谬,但我们没有选择。」
华埠上班族周先生则认为,新规对于食物包装的要求过于含糊。比如,不同餐厅提供的外卖包装各不相同,有些是塑料餐盒、有些则看起来像可降解材料,但他找遍了市府网站上关于垃圾分类的详细规定,还是不知道塑料制的食品包装到底该属于哪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