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时邀稿/龙应台:不确保和平 就不会有民主
纽约时报论坛版1日刊登文化部前部长龙应台的邀稿专文,题为「台湾的时间不多了」(The clock is ticking for Taiwan )。
龙应台写到,台湾的计程车司机出名健谈,她最近在南部坐进一辆计程车后座时,司机愉快地询问今天过得怎么样,然后突然说,「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
文中说,自从美国总统川普撤回美国对乌克兰的强力支持,并于2月底在白宫「伤口洒盐」式地羞辱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后,这位计程车司机的表达相当代表了台湾人的担忧。台湾民众思考,如果美国可以这样对乌克兰以巴结俄罗斯,它是否会同样对待我们以讨好中国?
台湾领导人已将与中国大陆的对峙界定为捍卫自由和民主,并以大陆若入侵预期美国会支持台湾为基础。这创造了一种虚假的安全感,使得台湾政客和人民迟迟未针对什么是应对中国的最佳方式、确保我们民主的长期生存进行全国性的反思和探究。
然而,当川普背离民主价值、抛弃了盟友,台湾就走到了一个关键而危急的十字路口。台湾迫切需要立即启动极其严肃的国是大对话,深刻讨论在目前的局势下,我们要如何与中国和平共存,基于我们可以接受的条件,而不是坐等强权决定我们的前途。
龙应台提到,在网路评论和日常对话中,台湾正对美国对台承诺表达愈来愈多怀疑,并问道:如果美国似乎不再愿意支持像乌克兰这样的友好国家捍卫其自由,成千上万为国而战与捐躯的乌克兰年轻人这么做是否徒劳?一个深受台湾大学生欢迎的网路平台3月进行非正式民调,询问是否仍愿意保卫台湾免受大陆攻击或倾向投降,大多数人选择投降。
然而,赖清德总统似乎对这些情绪视而不见。非但没有号召各方,启动国是大会,深刻讨论、辩论危局图存的方案,却反其道而行,宁要恐惧、对抗与重启黑暗的冷战言论,将中国列为境外敌对势力,并承诺将加强审查与大陆的商业、文化和其他联系,还宣布计划恢复军事法庭制度。
赖清德做法问题在于,台湾不再能指望美国,但这不是我们现在因为川普而领悟的事情。我们早就痛苦地认识到,美国和任何国家一样,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各年龄层的台湾人都知道1978年12月16日发生的事情,当时的总统蒋经国在凌晨2时被叫醒,被告知美国将与中华民国断交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抛弃身为冷战盟友的我们,让台湾陷入更深的外交孤立。现在川普的粗暴做法不过是风格上的不同,而非实质。
大陆实力日益增强,而美国转身不理世界,台湾增强自身军力以威慑吓阻是正确的。但确保台湾和平与自由的唯一路径,是与中国寻找和解共存之道。过去的经验显示那是可能的。
冷战期间,台湾和中国基本上处于战时敌对。冷战后关系解冻,到马总统任内达到巅峰。国民党主张透过合作来保障台湾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似乎经过数十年的敌对,和解是可能的。但窗户很快关闭。在台湾,大众对于对中关系升温的怀疑上升,特别是大陆以一直持续至今的严厉镇压回应2014年开始的香港泛民主抗议活动之后。台湾的民进党有理由不信任中国并强调保护台湾主权,民进党于2016年赢得总统大选开始执政,对中关系恢复为对抗和恐惧。
但恐惧或许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恐惧滋生仇恨和不信任,以至于在台湾的政治论述中,建议与大陆和平相处往往被斥为天真、不爱国,或被视为投降和背叛。恐惧还会助长权力控制的欲望,这也就是赖总统所选择的追求。龙应台说她成长在台湾的1950年代,生活在戒严令下以及对中国入侵的恐惧中。今天台湾日益紧张的氛围,大量的武器采购、赖清德对于中国是「外部敌对势力」的指定、冷战充满猜忌怀疑的语言的展现,在在都让人不安地感觉回到从前,威胁台湾在建立一个开放、民主的社会路途上好不容易获得的进展。
川普与习近平预计很快将在某个时间点会面。在乌克兰发生的事情之后,存在著川普抛开台湾,与习近平达成贸易或地缘政治协议的真实风险。
文中最后说,台湾所有人都希望保护我们珍视的自由。我们唯一的分歧在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透过与大陆和解或对抗。但有一点现在很清楚:全面的倚赖美国同时全面的抗拒、敌对大陆,不再是可行的路了。没有可持续的和平,就不会有民主。
发布评论